课程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第三节 课外活动

  四、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为了使课外活动能取得实效,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教育性原则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活动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教育性原则要求课外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发展角度进行计划与组织,而不是仅仅为了学校的某项工作的需要(如迎接上级检查)才组织课外活动。它要求学校要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做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不能认为课外活动可有可无。课外活动要尽量使学生接触新事物,了解国内国外形势,了解科技文化的新发展,不断拓展学生视界。课外活动的组织要注意内容健康、格调高尚,防止不健康的情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制力、独立办事的能力及合作意识。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特殊人才,以便进行个别化的教育。课外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使每个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
  (二)活动要富有吸引力
  青少年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富于幻想。因此课外活动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使他们能动手动脑,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加,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向积极方面发展。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不同,它主要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因此学生只有参加了活动才能获得发展。而学生参与活动是以自愿的原则进行的,如果活动没有吸引力,其教育作用将会失效。这就要求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另外,学生的兴趣易变,在组织课外活动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以及培养学生新的兴趣,使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精神,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外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除了活动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外,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参加活动的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的全过程。通过运用知识、深化知识来提高技能、增长才干,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并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他应当帮助学生选择参加适当的活动,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条件,并在活动中给学生以启发诱导,从各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课外活动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改变领导方式,由课堂教学中的直接领导为主转变为间接领导为主。要信任学生,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活动教师就不要插手,能少一点指导的就不多一点指导,若在活动中教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则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会受到抑制。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课外活动虽是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但自愿不等于放任自流,学校要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学校要将课外活动其列入整体工作计划,作好组织筹划工作;配备指导教师,加强对活动的指导;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购置必要的设备;作好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工作,为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包括社会上的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

                                                                   

本文章共3页       第 1 2 3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