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特别是学校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1.客观性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自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机构的设置,层次类型的划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制度化,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制约。例如,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学校教育,乃至师徒制度,面向的是少数人;至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虽然与个别机构或个别人的提倡有关,在不同国家提出的时间和普及的年限也有所不同,但是归根结底反映了现代大机器生产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反映了大工业时代初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由分离走向结合的趋势。这些都是客观的,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规范性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日益标准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其阶级性,即教育制度总是体现着某一阶级的价值取向,总是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服务。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应该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应该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3.历史性
  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一种价值性的选择和体现,而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就需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的。教育制度创新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实践得以深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4.强制性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机构系统的制度,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只要是制度,在没有被废除之前,都不管个人的好恶,无条件地要求个体遵守。但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特别是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个体的可选择性也愈来愈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教育制度如同整个教育一样,除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纵向分段以及其他许多方面。但是,教育制度的性质、状况及其发展,则主要是被各种社会因素决定的。
  (一)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例如,在古代社会,教育制度基本上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功能规定成为上层建筑服务,而不是为生产力服务。学校教育的内容也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伦理的、宗教的内容,而不是生产知识与技能。这一方面与统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鄙视生产劳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不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来传递有关知识和技能有关。只有当社会生产的发展达到这样的地步,即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也不能依靠经验获得的时候,才逐渐地把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才会出现一些专门性质的工业、农业、商业等的学校。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也就越来越长,不少国家已经达到了12年,普及高中教育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成为现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也已经到来。当前,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出现的许多新型高科技产业和经济—社会管理的思想文化重构,必将对教育的层次、科类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二)政治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掌握着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着谁能享受教育,谁不能享受教育,决定着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序和方式。统治阶级的这些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制度上,而且必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因此,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例如,在古代社会里,由于社会政治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古代教育制度也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能够享受学校教育的只能是一部分有特权(出身、军功或宗教信仰)的人,其余的人都被排斥在学校体系之外,接受一些粗浅的生活教育或师徒式的教育。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再把一部分社会处境不利的人排斥在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做法是行不通了。但是,家庭财产和文化背景对受教育权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远没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已成为政治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本文章共2页       第 1 2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