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风采
课程学习
教育案例
资源拓展
名人名言
教育故事
绪论
第一章 教育概念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
第四章 教育制度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六章 教育内容
第七章 教育过程
第八章 教育途径
视频导学
教育电影
教育专题片
教育改革专题
教育网站
著名教育家
教育名言
课程学习
绪论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一章 教育概念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四章 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五章 教育目的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六章 教育内容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七章 教育过程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第八章 教育途径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知识点
学习内容
知识拓展
问题讨论
名人名言
参考资料
课后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例如,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分权制;同样是实施分权制,美国的分权制又与英国的分权制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的。在文化因素中,科学技术对教育制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而且其影响力还在逐渐增大。同时,人文精神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把受教育权视为基本人权,要求尽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由于教育制度要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教育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在原始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由于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第一次分离,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甚至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就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由于古代学校只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只培养少量的剥削统治人才,不培养广大的生产劳动者,即它具有脱离生产和脱离劳动人民的性质,这就决定了在教育内容上科学和技术的东西很少,决定了它在学校规模上的狭隘性和非群众性,从而决定了古代教育制度的不系统性和不完善性。古代教育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古代教育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现代教育制度则不然。现代学校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它是社会的进一步大分化,特别是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现代学校不但培养政治统治人才和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还培养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文化教育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众多的有文化的生产工作者。就是说,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即它有为生产服务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性质。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决定了学校结构上的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和完善性。
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它已由过去的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这在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前者是从纵向上来谈的,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如同1973年法国“巴黎全国讨论会”对终身教育所讲的“是从幼儿期到死亡的不间断的学校及校外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年之间的区别,与培养人格和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后者是从横向上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这如同英国学者里士满(Richmond,K.)与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朗格朗(Lengrand,P.)会谈所讲的:“终身教育的涵义相当简单,指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教育。相反,它的影响扩展到学习者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所有方面——他的家庭和职业关系、他的政治、他的社会活动、他的业余爱好等等。终身教育求助于各种各样的机构:学校、学院、大学,同时还有家庭、社区和工作领域、书籍、出版社、剧场和大众传播媒介”。
终身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在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源发展的真正需要。特别是,尽管终身培训确实仍是20世纪末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是重要的是应使其超越纯粹就业范围,而将其列入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计的终身教育这一含义更广的概念之中”。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从东方到西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它已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接受。不同学派的教育学家都把它作为“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进行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把它作为教育领域活动的指导原则,并组织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地区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报告;很多国家已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总政策,并在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和实验。有的国家已在国家一级设立“终身教育委员会”,不少国家制定了保证终身教育实施的法律;很多国家正结合各自的国情把终身教育从原则和政策转向实际的应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该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的影响正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教育制度正在越来越多地向终身教育的方向迈进。
本文章共2页 第
1
2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