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具有哪些思想品质,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也就是说,教育要受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制约。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为了保证一定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实现,有效地促进年轻一代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还必须从年轻一代的身心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诸如教育任务的要求高低,教学内容的多少与深浅,教育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等,都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因此,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制约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我们必须按照这两个规律的要求,去进行教育工作。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大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的顺序的。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儿童的思维总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他们的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教育工作就要适应这种顺序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又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进行,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主张及早地把儿童置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以利于智力开发和早出人才。例如1964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发表了题为《人类特征的桅顶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岁到8岁再发展到30%,8岁以后发展身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严重的妨碍。”早期教育的主张是对的,但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还应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去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否则,是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在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如童年期(6、7岁至11、12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14、15岁至17、18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理想,关怀未来的职业。由于年轻一代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如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对少年期的学生,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青年期的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向他们进行革命的理想教育和升学就业的指导。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叫娃娃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教育工作的规律,得不到好的效果。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如人们常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儿童的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是晚长;有的儿童在8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能够接受中学教育,有的儿童的抽象思维到14、15岁时,才有显著的发展。对于早熟者,教育的措施要跟上成熟的发展,莫要耽误了他们。对于晚熟者,也不能丧失信心和急于求成,放弃教育的职责。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应该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本文章共1页       第 1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