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教育究竟起源于什么?

  教育的起源问题与人类的起源问题一样,十分复杂,难以确论,多种观点都缺乏实实在在的证明,都停留在逻辑推理的阶段。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人们的看法并不很一致。迄今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C.Letourneau,1831~1902)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T.P.Nunn,1870~1944)。勒图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范围之外,甚至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就早已经在动物界存在。勒图尔诺认为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人类教育的进行与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与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甚至相差无几”。他以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水等为例,以证明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经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做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在他看来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什么不同。因而,利托尔诺就把老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照顾都说成是一种教育,甚至设想在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他还把生物生存竞争的本能,说成是教育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动物为了自己的物种的保存与发展,出自一个“自然和自发”的本能,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幼小动物。沛西?能在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织大会上的报告中曾提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这就是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由美国教育家孟禄(P.Monroe,1869~1947)提出的。他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说,认为生物起源论者忽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他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以最简单的形式展现它的教育……用来帮助或强制个体服从普遍要求的复杂手段,绝大部分是无意识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使用的方法从头至尾都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然而,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的所有基本特点”。即承认模仿既是最初的教育形式的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它从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演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其基本观点如下:(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所特有,不能与动物的某些本能活动相混淆,而抹煞它的社会性特点。(2)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或主要不是无意识的模仿,有意识和有目的性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不能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相混淆。(3)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虽不是全部,但仍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因为生产劳动是制约其他社会活动的决定因素,而且如语言与交往等的发展也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4)学校教育的产生,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能完全完成教育的任务,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这种教育已渐渐成为某些社会阶层所独占,而不是全社会成员所公享,社会已开始步入阶级社会,教育也就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了。(5)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无论是生产需要,还是生活需要,或是文化需要,都要在人的培养规格上体现出来,而且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因而讨论教育的起源,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问题。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自从新中国成立为我国的教育理论界所赞同、吸纳,就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同时,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思想的解放,有些学者对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质疑,亦提出了一些教育起源的新观点。概括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种。
  (1)前身说。“前身说”是在批判“劳动起源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它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人”的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简单化了。他们以哲学的内外因条件的分析提出,人类教育在它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和它密切联系的事物即人类教育的前身。因此,人类教育起源于古猿教育,即古猿为了维持自己的类的存在而将自己固有的求生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的行为。并宣称,“生物说”并不是错误的,而是正确的(最多只能说它是片面的),完全否定生物说是不正确的。
  (2)交往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论者,并不否认劳动在教育产生中的重要作用,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而且劳动是“人”与“物”的相互作用,教育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只有当人类本身不仅有教育的需求,而且具备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工具即“类经验”和“语言”时,才有了教育这一活动。因此,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既包括原始社会作为整体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也包括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既包括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也包括原始人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交往总是由双方组成,交往包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媒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也已具备了教育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当然,交往还不是教育,但蕴含着产生教育的因素,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才转化为教育。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
  (3)社会化影响说。教育起源于社会化的影响论,主要针对“劳动起源说”和“需要说”存在的问题而提出,认为教育的起源问题必须从社会动因、时间、空间的三者综合上来揭示教育的产生。从社会动因看,只有当社会产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积累到单纯依靠模仿无法完成时,教育才有产生的需求;从空间看,由于劳动现场的危险性,无法顾及无自卫能力的年幼一代,教育只能产生于生产劳动以外的空间领域;从时间看,教育是借助于语言的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教育应产生于社会语言出现以后。因此,教育起源于产生了语言后的原始人类对年长一代所施加的社会化影响。
  此外,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还有需要说、超生物经验传递和交流说、军事训练说、知识授受起源说等等。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点击加入讨论)

本文章共1页       第 1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