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赫尔巴特认为在教育中要重视儿童的个性,但他反对教育者迁就儿童。他曾经指出,如果人们要求成年教育者迁就儿童,为其创造一个儿童世界,这就意味着人们提出了不允许提出的要求,因此,它将不可避免地要遭到自然的惩罚。这个预言不幸言中。20世纪初,有的进步主义教育者正是由于过分迁就儿童的需要,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带来了教育质量的大面积下降。
  2.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首先,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要求民主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说:“多方面性是没有性别、没有等级、没有时代差别的。它具有灵活性与普遍存在的可接受性,适合于男女老少,任意地存在于贵族和平民身上,存在于雅典和伦敦、巴黎和斯巴达。”[2]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他所说的民主主要是指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需要的民主,他的五种道德观念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赫尔巴特的某些言论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德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如他曾经说过,有些人养成了反社会的意志,社会不可避免地同他们发生斗争,最终,他们往往都受到了应得的报应。他还说,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它仅仅要创造一种秩序。我们知道,在封建君主统治的条件下讲秩序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赫尔巴特生活之时,德国资产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因此,一方面,他们向往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由于受封建势力的束缚,他们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其次,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赫尔巴特希望培养的是一切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又是专精于某一行业的人才。
  3.教育目的的实现依赖多方面的努力
  在设计教育目的时,人们同时应该考虑实现教育目的的可能性。赫尔巴特认为,要实现这些教育目的必须依赖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必须把终极目的与直接目的联结起来。他认为,培养思想的道德是与培养个性、兴趣并非截然对立的。要达到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者必须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及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说:“假如仅仅向上看到我们的最高目的,那么个性与人世间的多方面兴趣通常就会被遗忘掉——直到不久之后连最高目的也被遗忘掉为止。”[2]“虽然教学的最终目的包含于道德这个概念之中,但是,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必须设立另一个比较近的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多方面的兴趣’”[5]
  其次,最高目的的实现更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努力。他指出,终极目的不是个别教师、学科所能完成的,需要全体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受教育者的终生努力。他批评了仅仅把道德当成一种约束的现象,主张使五种道德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意愿。他指出:“道德只有在个人的意愿中才有它的地位,所以我们当然先应该这样来理解: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2]也就是说,应该使学生养成一种道德性格或道德意志。从这里可以看出,赫尔巴特并不仅仅重视传授道德知识,他更强调道德自律。
  三、历史地位与影响
  美国著名的教育史专家孟禄曾经指出:“如何实现有计划的、被人们接受的教育目的是永久的教育问题,这是赫尔巴特最为关注的。”[6]确实,教育目的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指针,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是围绕着这个轴心旋转的。
  那么,赫尔巴特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考虑教育目的的呢?他的教育目的论与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关系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教育目的论?这些问题是我们正确理解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关键。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清楚地把握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及赫尔巴特所持的立场。
  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以前,德国资产阶级刚刚诞生,处于正在逐渐成长时期。我们知道,1805~1806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王国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和拿破仓占领统治压力下,颁布了“改革”农奴制的“十月敕令”和“调整敕令”,使德国资本主义走上了在农业中发展资本主义的“普鲁士式道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也提出自己的要求。它迫使德国各邦政府不得不考虑资产阶级最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封建统治阶级依然对资产阶级进行压制。它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但是,德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地主贵族的利益犬齿交错,形成德国资产阶级软弱的一面:在经济和政治上对封建统治者的依附和妥协。正因如此,它们既不满意普鲁士封建贵族统治,又无力与之抗衡,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找到了宣泄口,萌发出具有“叛逆精神”的思想启蒙运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个时代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1750年左右,德国所有的伟大思想家——诗人歌德和席勒、哲学家康德和费希特都诞生了;过了不到二十年,最近的一个伟大的德国形而上学家黑格尔诞生了。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的精神。”[7]1770~1785年德国资产阶级在思想启蒙上出现了颇具个性的“狂飙运动”。赫尔巴特正是出生在“狂飙运动”之中,并卷入了这个时代的思想潮流。
本文章共4页       第 1 2 3 4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