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RealPlayer 10.0
MediaPlayer 9.0
Adobe Reader 7.0
CajView 6.0
FlashPlayer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

                                                              冯建军
  一、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单一的主体观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模式,只承认一个主体,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其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赫尔巴特所说的“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其基本概念”。在这种关系中造成的只有教师的单一主体性,学生无主体性可言。进步主义教育纠正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由于仍然局限于单主体的“主—客”两极模式,而没有改变成“主—客—主”的交往模式,教育的主体观仍然存在单主体的问题。
  (二)偏狭的教育过程结构
  实践都是交往的实践,是由多极主体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实践过程蕴含了“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有机统一。但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模式却只抓住了上述结构中的一个环节,而忽视、忘却、排斥了第二个“主体—主体”关系方面。把教育过程中本应存在的“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当作“主体—客体”关系对待,使教育等同于训练和控制。训练和控制都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其方法是主客体在完全疏离的情况下,将我(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控制是“以被控制者个性泯灭为代价的”。
  有一种观点纠正这种单一的“主体—客体”模式,而提出“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种观点有其内在的逻辑矛盾。第一这种观点把教育和教学过程分为“教授”和“学习”两个过程,以此来解释“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然后想象“教”和“学”是耦合在一起的。这种观点解释不通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因为教和学只能从思维上加以解析,实际上是不可能分离的。任何教学活动一开始,就不会有教和学的先后更替,而是同时发生的,教伴随着学,学伴随着教。这种互为主体的解释,实际上把教和学作为两条平行线,而无法找到两者的耦合点。这样教学关系演变成“教”和“学”的机械叠合,仍然是一种“主体—客体”的两极模式。第二,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为我”的关系,主体是根据“我”的需要去改造客体,实现“以我为中心”的主客体的统一。然而,在教授过程中,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主体—客体关系显然不是一种“为我”关系,他不是通过占有受教育者来发展自身的。如果说有“教学相长”的话,那也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主要目标,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还在于发展学生自身。第三,如果用分离“教”和“学”来解释“双主体”的话,就会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在教授的过程中出现“教师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生中心”,整个教育过程作为教和学的叠合,就有“两个中心”,难免会出现“两极相反”的不协调现象。第四,“主导主体说”看似公正地对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的主体是“被教师规定了的主体”,是被教师的教案规定了的主体,是教师教案表演的配角。上述的几点并不是批判“双主体”和“主导主体”说的,只是在不同的维度上揭示其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教育过程中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主体—客体”模式来解释,它内含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以共同的客体为中心,而结成主体间的关系,同时也以改造客体而达到“为我”的不同目的。
  (三)片面的教育关系
  现在的教育学几乎是把教育与教学等同看待的,至少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承担着全面完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任务,当然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多局限在“教学过程是一处特殊的认识过程”,以认识论作为教学论的依据,“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从来是,现在仍然是知识增长的问题”。这就又变相地把教育过程等同于知识的授受过程,所以“主—客”模式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这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知识中心论”倾向,教师和学生以知识的授受为中介而连结起来,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师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了,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只是作为教学必要的条件而存在。”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所以,把教育的关系演绎成知识授受的关系,就脱离了教育旨在“人性”发现的深层意蕴。任何人都是在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发展的,人的精神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才能产生和发展。所以,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交往关系,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和对话,才使师生的关系具有“教育意义”。

本文章共5页       第 1 2 3 4 5  页
制作维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Copyright 20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