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把交往引入教育过程,用“主—客—主”的模式解释教育过程,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主—客—主”的模式,不是两个或多个“主—客”关系的相互衔接,它们是以实践客体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诸主体模式,它体现着“主—客”、“主—主”两重关系的统一。这种统一表明,主体在作用于客体发生“主—客”关系的同时,就受到另一极的“主—客”关系的制约,它们在改造共同客体之时,就实现了“主体—主体”的交往关系。在教育过程的“主—客—主”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找到了联结师生双方活动的一个中介客体,教育活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对这个教育客体的一种共同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师生共同的活动而使教育过程成为“教师→活动←学生”的统一体。学生在其与客体的“主—客”活动中保持主体地位,但学生的“主—客”活动是“主—客—主”结构的一个片段和环节,它还要受到教师的“主—客”活动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共同的活动中引导着学生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助手”。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这与教师同样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并不矛盾。 第三,它克服了片面的教育关系,使人获得了全面发展其完善人格的条件。“主体—客体”关系容易演变成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授受关系,这种关系关注的只是知识的掌握和工具理性的生成。交往的“主—客—主”模式引入教育过程,这为“完整人”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个性从最初就是在社会中生产的,人是作为具有一定的自然特性和能力的个体而参加到历史中(以及儿童参加到生活中)的,并且他只有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才能成为个性”。[17]换言之,人的个性只有在人作为主体与他人交往时才能产生。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人不只具有个人的主体性,而且具有主体间性;不只具有工具理性,而且还具有价值理性;他不是片面的、分裂的人,而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这样,教育中的交往关系就不只具有“知识中心”的性质,而是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沟通和理解。 第四,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沟通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教育获得了完整的内涵。传统教育理论中的“主体—客体”模式,是一种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把学生作为客体物对待,把教育活动等同于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偏颇的根源就在于人不等同于客体物,“人只能用人的方式去把握”,用人的方式把握人,人是有生命力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交往的关系,所有的主体际交往关系构成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这就从逻辑上决定了作为交往的教育广布于社会生活当中,用杜威的 话来说就是,“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18]教育与生活具有同构性,教育中的交往关系不再是一种知识授受的关系,而是一种“生活关系”,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他们的交往关系之时,也在创造着生活,也在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在建构着“自我”,主体在交往关系中生成着“自我”。 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打通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教育不仅局限于科学世界之中,而且延伸到生活世界之中,使教育不仅限于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教学,局限于课堂、学校,而且走向日常生活,关注学校教育中的生活层面,也关注社会生活。交往的教育过程观,使学生的交往关系成为学生的全部生活,教育的世界就是学生的世界。只有这样,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这样,教育才不是人对物的训练和塑造,而是人对人的教育。
注: ①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②⑤⑧⑨[13][1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4、36、30、2、3页。 ③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④金生:《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⑥11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8页。 ⑦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10]王锐生等:《社会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 [12]UNESCO:《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15]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16]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8页。 [17]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18]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
本文章共5页 第 1 2 3 4 5 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