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资料1:饥饿和法律的强制力量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6年5月1日,美国有近50万工人参加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争取8 小时工作日的罢工。
资料2:8小时工作日
在17-19世纪初的英国,工作日长达14-16小时,甚至18小时。1850年制定的工厂法规定,平均工作日为10小时,但资本家竟可能榨取额外时间。
    英国的陶业、火柴制造业、壁纸业、面包业等当时社会主要产业的工人工作条件恶劣、工作日长、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童工也不例外。这些人常患有消化不良、肝脏病、肺炎、肺结核、风湿病、哮喘病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旧中国某些行业工作日达20小时。
    从19世纪初开始,各国工人为争取缩短工作日而斗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工人的巨大压力下,1860年5月4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才被迫实行8小时工作日,二战后,由于工人的政治力量进一步增大,同时新的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西方国家的工作日进一步缩短。至20世纪80年代,工人每周实际劳动时间,日本为41.6小时,英国为37.4小时,美国为36.7小时,法国为34.4小时,德国为33.4小时。
资料3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资料4: 日本独资企业上海景条针织有限公司——延长劳动时间报道
你一天能烫多少衣服?”她警惕地打量记者一番,然后小声说“二三百件吧”。接着她又说,每烫一件衣服是三分钱。今天是休息日还要加班?记者故作好奇地问。这名女工再次看了一下四周说,“任务紧张,我们已经连续加了半个月的班了,每天晚上要做到11点左右,这不,又有5000多件衣服来了。”一名来自江西的老工人对记者说,他最长一次加班一直连续工作了近40个小时,从前一天早上一直到第二天半夜。“因为加班而病倒的人太多了,其中我亲眼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工作时突然间就喷出一口鲜血,那都是给累的。” 这么辛苦地加班却从来没有一分钱的加班工资,累倒了、病倒了也全靠自己,但如果生意清淡停工停料则要克扣工人工资。据这位老工人介绍,厂里工人的工资有计时的也有计件的,还有固定的,从200-900元不等,平均为400多元。然而每个工人每个月只能领到工资的一半,其余的要到年底才能拿到,到时还要被扣除这样或者那样,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而且还要等到大年前的二十八或者二十九才发到手,连回家过年都来不及。
资料5: 我国私营、外资企业的劳动保障管理
2001年,威海市共受理,查处群众举报,投诉劳动保障案件365起.其中,1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和职工的集体罢工,怠工等突发性事件152起.在152起职工集体上访,罢工等突发性事件中,涉及国有集体企业28起,私营企业52起,外资企业72起. 罢工与集体走访等突发性事件大多发生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工资支付不规范占引发突发事件的21%.具体表现在:

    一是家法大于国法.不少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厂规对职工十分苛刻,其本身就违法违规的;
    二是随意降低计件工资标准,变相降低职工工资;
    三是随意拖欠,克扣职工工资.
执行工时不规范占引发突发事件的19%,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经营者根据个人意愿强行安排职工加班,并且拒不支付加班工资;
    二是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种种理由不安排职工休假,不执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制度;
    三是特殊工种,岗位不办理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手续。
劳动合同不规范占引发突发事件的29%.具体表现在:

    一是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有关权利,义务仅仅表现在口头上;
    二是招工仅签订聘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
    三是用人单位单方保管劳动合同文本,员工本人不了解权利和义务,在发生争议时,难以提供足够的合同证据;
    四是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招工不规范占引发突发事件的31%.具体表现在:

    一是私招乱雇;
    二是巧立名目,非法收取抵押金;
    三是不办理招工手续。
思考:
  • 1、如何维护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人的正常劳动保障制度。
  • 2、维护劳动者的正当利益对于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有意义。
资料6:发达国家工作日的变化
到20世纪前半期,发达国家普遍实行8小时工作日,且周工作日降为5天以下。
        1870——2000年发达国家平均人均年工作时间
        日本:2945小时降为1758小时,降幅为40%,4天/周
        美国:2964小时降为1610小时,降幅为46%,3.7天/周
        英国:2984小时降为1489小时,降幅为50%,3.4天/周
        荷兰: 为1389小时, 3.2天/周
        巴西 :1841小时 4.3天/周
        阿根廷:1903小时 4.4天/周
        中国:2200小时 5.1天/周
        1995年5月,中国实行5天工作日
http://view.news.qq.com/zt/2007/jiaban/
——参见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第188页
资料2:8小时工作日
自动化生产线这一技术,决定了每个工人只是产品生产的一个环节,往往难以采用计件工资。但因为技术决定了即使是计时工资,工人也无法偷懒,甚至劳动强度会更大。泰罗制、福特制是典型的代表。
福特制
1912年秋天,在高地的福特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福特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一个意义重大的会议,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从1909—1910年,T型车共销售18644台,1910年高地新厂房开始使用后,从1910—1911年的产量猛增到34528台,然而面对急剧扩大的市场,亨利和他的伙伴们仍在为源源不断的订单伤透了脑筋。
    “仅靠一味地扩大厂房面积和增添机器设备来扩大生产是不现实的,当年弗兰德斯把T型车的年产量提高到1万辆就不是用这种方法。”福特注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会议决定由索伦森和努森全面负责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试点工作,第一个试点在由斯比德•哈弗负责的发电机车间。
1913年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高地工厂的发电机车间建成,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这一年夏天,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的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更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了。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更多地榨取工人血汗的“福特制”正式诞生了。它对于福特汽车公司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仅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14336人减少为12880人
泰罗
泰罗是底特律的一名学者、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专家。从19世纪80年代起,他就研究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并且做了许多实验和尝试。最后,他根据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在《科学管理研究》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动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和设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