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海洋及海洋人类活动>>实践活动
从洋流的成因和环流模式探讨对气候、渔场、航海的影响作用。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找到你们共同关心的关于海洋及海洋人类活动的知识加以分析,以便更好的结合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1、与同学们讨论共同感兴趣的知识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1、掌握梯度流、风海流的成因,大洋表层环流和垂直环流的分布特征以及环流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
2、完成案例题目并进行详细的解析。
1.下图表示“某海陆等温线图”,其中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且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据此完成1~2题。
1. ①②的海陆位置可能分别位于
A.大西洋、欧洲 B.太平洋、亚洲
C.地中海、亚洲 D.太平洋、北美洲
2.P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A.P处位于海洋,受寒流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
B. 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C. P处位于海洋,受暖流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海区
D. 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
答案:1.D 2.A
教师解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从图中可看出,此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其海陆位置①处为海洋,②处为陆地;在此范围之内的海陆分布状况只有大西洋与欧洲、太平洋与北美洲与其相符,而从图中给出的经度120°可知,图示地区的海陆分布为太平洋与北美洲;P处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比同纬度地区温度低,从图中纬度可知,此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
2.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比较适宜鱼类的生长
B.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
C.寒暖流交汇使海水的盐度比较适中,有利于鱼类产卵
D.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教师分析:洋流对渔业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给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适合形成渔场。
3.读图3.33,L1和L2分别为某大洋的洋流,回答下题
1、当L1和L2的流向相同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西太平洋辐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汛期
D.澳大利亚草原正处于旱季
2、海轮从西非经大西洋,过直布罗陀海峡、红海,向东横渡北印度洋,一路上都是昼短夜长,海轮航行情况是
A.先顺航、后逆航,再顺航 B.先顺航,后逆航
C.先逆航,后顺航,再逆航 D.先逆航,后顺航
答案:1.A 2.C
教师分析: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1.根据经纬度可判定此海域为印度洋,Ll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L2为南赤道暖流。L2流向终年不变,一直是自东向西流;L1流向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为自西向东流,冬半年受东北季风影响流向为自东向西流。则当L1和L2流向相同时为冬季(北半球),则亚欧大陆降温快,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故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澳大利亚草原带在南半球为夏季雨季。 2.从西非至大西洋到直布罗陀海峡间为逆流航行;从直布罗陀海峡至地中海到红海为顺航;因为一路都是昼短夜长,则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为逆时针洋流,故向东横渡北印度洋为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