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回答:按照民族构成所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北非地区;西部欧洲(包括西、北和南欧)、东欧地区;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
总体来看,世界文化分区主要划分为东、西方文化两个区域。 东方文化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东方文化在我国更多的表现为以儒教和道教教义为世界观,尊崇“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形成人际关系,以及在建筑、居民聚落、服饰、审美观、饮食、家族观念和人的性格方面有其特点。在科学上,东方文化追求的是哲理和思辩,在美学上追求的是意境。
伊斯兰文化在服饰、建筑、道德观念和生产方式(作为游牧民族)等许多方面有特色。与佛教和儒教趋于保守、追求超脱于尘世不同的是,伊斯兰教是扩张的、强制性的。
政教合一是现在伊斯兰教文化的一个特点。由于与维系国家政权有着密切关系,当代的泛伊斯兰主义不仅涉及各国的政治,而且进入了国际政治生活的舞台,成为引起国际政治和文化冲突的因素之一。
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历史基础,它首先表现出扩张的特征,宗教生活和宗教建筑占据着居民生活和聚落的中心。随着西方在近代经济上的兴起,这种扩张更加强烈,并且成为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的代表。由于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文明,西方文化的传播不可避免,也是应该受到欢迎的。但是,西方文化并不是惟一的文化标准,西方文化也不可能永远代表最先进的文明。
回答: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的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当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这是与亚洲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其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有关。美洲的自然条件也是较好的,但是作为移民的地区,人口的数量不是很多,只是在加勒比地区形成了密集的分布。
回答:由于陆地寒带自然条件严酷,绝大部分地区并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寒带,具体的说,包括美国的阿拉斯加北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等地。而南极大陆则是目前唯一没有定居人口的陆地(科学考察营地除外)。因此,陆地寒带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稀疏的地区。
陆地亚寒带地区主要为针叶林所占据,因此相对于针叶林带的幅员面积而言,耕地面积不大,但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都是世界领土大国,且人口密度低,所以该带人均拥有耕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农业用地总面积因人口稀少与此带的陆域相比较仍属有限开发,所以农业对原生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大。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热量条件的改善,从此带向南,人口及农业的规模扩大,原生的自然环境大大萎缩,且受到严重干扰。
陆地中纬度气候带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带。陆地的东、西沿岸地区是最适合于人类生存之地。在人类历史上,这里不仅有着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上的两河流域、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而且也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都集中于该地带。应该说,陆地中纬度气候带是全球人地关系程度最深,也是最为复杂的地带。
陆地低纬度地带,由于气候过热,并不十分有益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无论是湿热的雨林环境,还是干燥的热带气候环境,都会使人类必须付出高昂的开发成本才能获得适宜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与中纬度地带人类开发活动所获得的回报相比较,这里的高昂成本构成开发的地理障碍。这种地理环境障碍即使对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来说也是难以克服的。正因为如此,近代工业殖民把这里只是作为工业原料(如热带经济作物)和资本积累(如黄金、白银)的开采地,长期以来抑制其制造业的发展,从而也抑制了社会制度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工业在这个地带极为薄弱。落后的农牧业是其主导的经济活动。
回答:区域性的中心地(区别于城市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和从而具有强大的对外作用功能。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最早起源于16世纪之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的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尤其是17世纪的荷兰对外贸易业十分发达,其强大的商船队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之称。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在的中、西欧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性区域中心地。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后起的第三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的对外扩张和工业化政策,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目前,日本与后起的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支撑着东亚这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