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电子教案>>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人类文化活动地域格局


二、民族

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各个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一般而言,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得以形成的最先条件。所以种族发源的地域集中性决定了民族基本是在种族地域的内部分化形成的。

在世界范围上,与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起源相对应的亚洲、非洲、欧洲三个大洲是世界民族演化、发展和民族人口扩散的核心地。

(一)世界的民族与民族区域

民族作为地域文化的产物(包括语言、宗教、经济活动方式等),是在相对封闭的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世界各个地区地理条件的多样性使世界上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族;随着世界各个地区交往的不断发展,独立的和封闭的地域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今天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新的民族产生的条件。

目前世界公认的民族有2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民族有550多个。其中,汉族的人口近10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人,如生活在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明克皮人。

表6.1.1 世界的主要语言(操该种语言的民族和人口数量,100万,1990年)

资料来源:H.J.de Blij, The Earth , An Introduction to its Physicaland Human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5, p.272

按照民族构成所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北非地区;西部欧洲(包括西、北和南欧)、东欧地区;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

受地理环境政治与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世界各民族普遍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语言习惯,目前,世界主要民族的主要语系和语种如表6.1.1。

(二)世界民族的迁徙与同化

民族的迁徙不是指某些民族的季节性的和有一定地理范围限定的移动。民族的迁徙包括民族地域的扩大和民族人口向其他民族地域的迁移。

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大都与战争有关。比较著名的民族迁徙有:我国汉民族因北方的战乱向长江以南地区的迁徙,古代犹太民族因受到迫害从中东向全世界的迁徙,蒙古民族在国家扩张中向欧洲和亚洲的迁徙,斯拉夫民族近代以来随着沙皇俄国的扩张向亚洲的迁徙,西欧的许多民族随殖民主义扩张向非洲和美洲的迁徙,古代波斯人在对东部的战争中向南亚的迁徙,等等。

近100年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被民族人口的迁移所取代。人口移动在全世界范围的不断发展使许多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民族同化现象。

民族同化是指明显的民族地域已经不清楚,主体的民族已经不显著。民族同化一般发生在移民集中的地区。

美国和南美洲的许多国家,由于长期以来接受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各民族的移民,以及这些移民与当地原居民的结合,使得美洲成为民族同化最复杂的地区。西欧由于接纳了大量来自南欧、东欧和非洲的移民,澳大利亚由于接纳了大量来自亚洲的移民,所以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民族同化。

当然,民族同化不仅仅是人口迁移的产物。在世界经济经历了300多年的全球化过程后,面对信息化社会里国际经济贸易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域的封闭状态将被彻底的打破,世界民族同化的进程会越来越快。

但是,民族的同化应该只是民族开放的过程而不是民族消亡的过程。民族的多元化是世界文明的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得以继续发展的结构性保障——在多元结构条件下,人类共同的进步才能从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中吸取营养。

三、世界宗教与文化

(一)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指以欧洲为核心的基督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和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

基督教从公元初年就开始了分化,这是宗教传播和人口地域差异相结合的必然。现在的基督教(人口)的分布格局是:以南欧及其南美洲移民为主体的天主教,其宗教的核心地是梵蒂冈;以东欧为主体的东正教,历史上的中心是君士坦丁堡,即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以及分布在西欧、北欧和北美洲、大洋洲的各个新教的流派。

伊斯兰教的分布相当广泛,教徒(穆斯林)分布集中的地区有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历史上对欧洲的征服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了西班牙的南部、巴尔干半岛。我国的回教即是经过演变了的伊斯兰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留存在印度的佛教演变为印度教,而小乘佛教进入了中国、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大乘佛教则流传到了东南亚地区(主要是中南半岛)。小乘佛教在西藏和蒙古演变为喇嘛教。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也是基督教的前身。后者信奉的圣经就是由犹太教所创立的。但是今天信奉犹太教的人口已不足以使它成为世界性宗教。

进入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