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欧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欧洲人文地理概论


日耳曼语族分为西支和北支,其中属于西支的民族主要是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德裔瑞士人、卢森堡人、阿尔萨斯人、荷兰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奥尔斯特人;属于北支的民族主要有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冰岛人、法罗人等。罗曼语族则分为东、西两支,属于东支的民族主要有罗马尼亚人、摩尔达维亚人、阿罗蒙人等;属于西支的民族主要有意大利人、法兰西人、意裔瑞士人、法裔瑞士人、瓦隆人、曼托罗曼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

欧洲的乌拉尔语系主要是芬兰-乌戈尔语族,又分为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属于芬兰语支的民族主要是芬兰人、爱沙尼亚人;属于乌戈尔语支的民族是匈牙利人。

欧洲的阿尔泰语系主要指突厥语族,又分为西南、西北两语支,属于突厥两语支的民族分别是土耳其人和鞑靼人。

表7.2.1 欧洲的语言体系

资料来源:本表引自[美]肯尼思•卡兹纳蒂《世界的语言》,北京出版社。

2.欧洲的科技

欧洲是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源地,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摇篮。近代以来,欧洲在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发明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近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天文学、光学、电学等都发端于欧洲,近现代的工业生产、交通、通讯技术和大工厂生产与管理制度也都起源于欧洲;直到今天,欧洲数学、核物理、高能物理、天文学、低温物理、量子力学、射电天文学、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工程科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计算机软件、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领域仍保持着世界先进地位,在核技术、空间技术、航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冶金技术、石油勘探和加工技术、医疗卫生技术、农业和食品工业技术、新材料技术、军事技术等方面也居于世界的前列。当代欧洲的科技大国主要有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此外,北欧、中欧地区的科技水平也很发达。欧洲的科技合作开展得很有成效,例如: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核组织、欧洲空间局、欧洲生物学合作等科研组织的合作,以及欧洲尤里卡计划、欧共体产业技术基础研究计划等一系列科技合作计划,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欧洲的宗教及其分布

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据统计,欧洲有基督教徒约3.6亿人,占世界基督教徒的1/3左右。欧洲基督教徒中有罗马天主教徒约1.8亿人,东正教徒0.6亿,新教徒约1.2亿。此外,欧洲还有伊斯兰教徒近千万人,佛教徒20多万以及为数不多的犹太教徒和印度教徒。欧洲是基督教发展和向世界传播的地方,在长达1500多年的时间内,基督教对欧洲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基督教是从西亚最先传入南欧的。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并将其强行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和不列颠推行;7~12世纪基督教传入北欧和东欧,11世纪中叶,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会和东正教会两大派;16~17世纪,罗马公教会内部又分裂为罗马公教会(我国通称天主教)和新教,由此确立基督教内三派鼎立的局面。16世纪中叶,俄罗斯正教会脱立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管辖,成为沙皇统治的俄罗斯正教会。 基督教各派在欧洲分布的主要格局是: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西欧(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中欧(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地;新教徒大多集中在英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东正教徒主要集中在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南斯拉夫等国;俄罗斯则主要分布俄罗斯正教会。

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征讨把伊斯兰教带到了巴尔干半岛,使那里出现了众多的穆斯林,西班牙南部的穆斯林也是这段历史的产物。 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仅次于国王的大封建主,它垄断了整个文化思想领域,是封建主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文化控制的工具。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天主教和新教传播到“新大陆”、亚洲和大洋洲,成为殖民宗主国进行文化思想扩张和统治的工具。

4.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近代以来,在各大洲中,欧洲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主要表现为:一是欧洲的一些民族语言成为世界性语言,像英语和西班牙语;二是欧洲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管理技术逐渐扩散到全球,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了近现代社会;三是欧洲不仅产生了资产阶级,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扩散到全世界;四是欧洲的生活方式、宗教、音乐、美术和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

因此,近代以来欧洲文明的扩散,导致了世界时代的跃迁。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至今依然重要。

二、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一) 前资本主义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

1.奴隶社会时期欧洲的政治地图

欧洲古代文明起源于东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希腊是欧洲首先创造文明的古代王朝,因其对欧洲各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故古希腊文化被称为“古典文化”。 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海文化的发源地。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克里特由新石器时期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开始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17~16世纪达到繁盛时期。

希腊人的祖先来自东欧,古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中心是迈锡尼,约在公元前1600~公元前1450年,希腊部落迈锡尼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其势力可以和克里特相抗衡。

希腊荷马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公元前700年间。荷马时代之后,希腊各地奴隶制城邦国家约有200多个,它们以一城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形成国小民寡的城市(邦)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腊中部的雅典、南部的科林斯和斯巴达、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公元前330年攻陷波斯帝国,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使近东和中东进入希腊化时期。

进入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