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欧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欧洲主要国家


一、英国

(一)岛国地理环境特征

英国是世界著名岛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岛国,面积244 100km 2。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其中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约占英国本土面积的94%,该岛又由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部分组成(图7.3.1)。

英国虽是岛国,但并不远离大陆,仅隔不宽的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拉芒什—加来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并与欧洲大陆有海底隧道相通。岛国地理位置对英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英国境内多低山、丘陵。大不列颠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和高原多分布在北、西部。北部的北苏格兰高原和格兰扁山地,地势最高,海拔一般在600~1 000m,南苏格兰台地海拔仅500~600m,地面起伏和缓。英格兰北部的奔宁山脉南北纵贯200km,海拔约400~500m,北部高,向南逐渐降低,有许多横切河谷,成为东西向交通通道。英格兰东南部,地势较低,为波状平原,伦敦盆地是平原最低处。英格兰西南部为海拔不高的康沃尔丘陵。威尔士地貌多为海拔200~600m低山。 英国海岸线长达11 450km,多属于下沉海岸。沿岸多海湾、岬角、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优良港口。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等都是重要港口,有利于对外贸易。

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暖夏凉,常年雨量丰沛。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夏季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大不列颠岛一月平均气温由西南部的6.6℃到东南部的3.3℃;七月平均气温由苏格兰北部的12.8℃到英格兰东南部的16.6℃,大部分地区冬季不结冰。降水量一般在1 000mm左右,西部迎风坡可达2 000~3 000mm,英格兰东南部属于背风区,降水量仅有700mm左右。云雾多、日照少是英国气候另一特点。英国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养羊—畜牧业—毛纺织—工业革命的诞生不能不说与这种气候条件有关。

英国雨水充足所以河网稠密,河流短小。河流常水位高,有利于航行,同时河流间分水岭不高,便于开凿运河,沟通各河流。较大的河流有塞文河、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全长346km,流经牛津、伦敦等重要城市。许多河流的河口为喇叭状,海潮可以长驱直入,水深条件好,成为重要的港口。 英国人口6 010万人(2001年),主要为英格兰人(占总人口的83%)、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人口密度248人/km2,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国家之一。全国89%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全国人口的一半居住在伦敦至兰开厦一线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伦敦,苏格兰人口最稀少。

(二)能源资源优势

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达1 700亿t ,其中可采储量达450亿t,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煤田主要形成于下石炭世,是欧洲大陆煤轴的一部分。煤田煤层厚,埋藏较浅,容易开采;煤种齐全,炼焦煤多,煤质优良,发热量高;煤田分布广泛,距海近,便于运输。主要煤田有:南威尔士煤田、奔宁山脉两侧的东密德兰和兰开厦、约克厦煤田以及英格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低地煤田。

煤炭工业是英国最古老的工业部门之一,曾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是英国产业革命的动力支柱,英国曾经大规模地开采和输出煤炭。19世纪中叶,英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1913年产量达2.92亿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1亿t供出口。此后,由于燃料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其他产煤国的竞争,英国采煤业不断衰退。1947年实施国有化后采取集中化和广泛机械化措施,逐步关闭不盈利矿井,对继续生产的矿井进行技术改造,但仍不能扭转不景气状态。随着北海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世界煤炭市场价格的不断下跌,特别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英国煤炭工业日益趋于衰落,煤产量从1990年的9 680万t, 1998年的4 000万t,再到2001年的2190万t石油当量。目前,英国已成为进口煤炭的大国,1998年出口的煤炭只有9.44万t,而进口发电和家用煤达2 100万t 。尽管如此,英国的采煤业仍在西欧占有明显优势。

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在北海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英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北海油田地质条件较好,钻井成功率高,油气井均可自喷,并且油质好,含蜡少,含硫低,可炼高级成品油。英国是开发北海石油的主要国家。1964年北海沿岸国家缔约划分北海大陆架,英国所分面积最大,占北海大陆架面积的51%(图7.3.2)。1975年北海油田开始产油,以后逐年增加,1980年实现自给有余,1985年英国石油产量达1.27亿t,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产油国。1998年石油和天然气(折合原煤)产量为11 900万t,居世界第九位。2001年生产石油7140万t、天然气240万t石油当量。现在英国是个能源出口国,原油、液化天然气、提炼汽油及其制成品的出口量达1.088亿t。当然能源的进口是避免不了的,年进口量在6 000万t左右。估计目前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主要集中在北海大陆架,石油储量约在10~14亿t,天然气约在8600~25850亿m³。

核电是英国又一个发展较快的能源工业。早在1956年就建成西方第一座大型核电站。但是核电作为民用电力工业的一部分是从60年代开始的,当时英国核电的发电能力曾居世界首位,后来被美国、日本超过。1997/1998年度,英国核动力总发电量为930亿kw•h,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0%。

(三)三大产业兴衰演化

1. 第一产业

中世纪的英国可以粮食自给,羊毛等畜产品有剩余供出口。自16世纪起,在国外市场对羊毛和谷物的需求刺激下,大农场和大牧场开始取代小型自耕农。18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英国的农业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大农业。

进入第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