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欧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三
1846年英国国会通过取消保护国内农业的谷物条例,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农业开始不断走下坡路。从19世纪70年代起,大量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的廉价谷物进入英国市场,谷贱伤农,1913年英国谷物播种面积比1870年减少了25.6%。19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生产的粮食尚能供应全国79%的人口,但到一战前,英国只能养活全国4 500万人口的36%(1 600万)。1931年谷物播种面积减少为196.3万hm2,比1918年下降41.7%,产量下降20.6%。二战时由于海运航线被封锁,粮食进口大减,食品供应发生严重困难,英国政府采取许多重要措施促进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增加到1938年的524万 hm2,其中谷物播种面积增加到314.9 万hm2。战后英国农业地位再次下降。1950年英国农民占劳动力总数的5.3%,1979年降为2.6%(64万人)。但是农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却是上升的。1998年英国农业总产值73亿英镑,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但每年为全国提供全部粮食需要的2/3,以及所需农产品产量的4/5。2000年农牧业(包括园艺和渔业)产值为153英镑,为国家创造价值550亿英镑的食品,占全国总消费的2/3,为3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英国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其次为种植业及园艺业。1998年谷类作物面积占78%,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和其他作物。园艺植物面积占22%,主要有马铃薯、甜菜、油料作物等。(表7.3.1)
2. 第二产业
15世纪英国封建制度开始解体,16世纪起加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18世纪80年代蒸汽锅炉广泛应用,开始了以机器生产 代替手工劳动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劳动效率极大提高。1783~1802年英国工业生产平均以3.4%速度增长,1803~1880年又以年平均3%速度增长。1850年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5,煤炭产量占世界3/4,煤、铁、棉花的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
表7.3.1 英国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 单位:万hm2;万t
资料来源: 世界经济年鉴 1999~2002
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时,英国没有及时调整工业结构,以至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大大落后于其他工业国。1880~1913年间,英国平均每年增长2.1%,同期美国递增4.8%,德国为3.9%。英国在世界地位逐步下降。19世纪90年代其工业产值被美国超过,20世纪初又被德国超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患上了“英国病”,经济长期处于“停停走走”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控制政府支出,推行私有化政策,取消外汇管制等,为英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加上北海石油的发现和开发,使工业增长加快。80年代英国GDP平均年增长3.2%。1994至1998年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工业部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推动生产增长,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英国现在仍然是世界工业大国,其工业可分为传统部门、新兴部门和高科技部门三大类。
传统部门包括采煤、钢铁、机械制造、造船、纺织。这些部门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显得企业规模较小,设备比较陈旧,布局也不合理。如煤炭工业日益趋于衰落,大部分矿井已被关闭,剩下部分矿井也于1994年起逐步出售给私人经营管理。煤产量从1994年的6 820万t减少到1998年的4 000万t。
新兴部门包括化学、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这些部门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成为英国工业的主体。英国是欧洲第三大化学工业国,1998年营业额达327亿英镑,出口额达225亿英镑。英国航空航天工业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西方世界的第三位,1998年总营业额达173亿英镑,其中出口额占115.9亿英镑。
高科技部门包括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部门。现在英国是世界上第五大电子工业国,1998年的营业额达237.74亿英镑。其产品主要有计算机、电信设备及半导体等一系列配件。英国的生物工程工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的销售额达40亿英镑。
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中最大部门,其中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从业人数占全国从业总人数的73.4%。英国历来重视交通运输业,它是世界上首创铁路运输的国家,远洋航运业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英国城市间的铁路客运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班次最多的交通系统之一,每周有700多列城市间快车往返于90多个工商业和游览中心。英国公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中起重要作用,截至2000年全国公路网络总长为39.2万km。从1986年至1996年,汽车客、货运量总共增长了60%。目前英国公路货运已向长途运输,特别是跨越国境的国际货运发展。
英国曾是世界上主要海运国家之一,它拥有一支现代化的商船队,货运效率高。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萧条和国际竞争加剧,英国海运业每况愈下。1975年商船载重吨位达5 340万t,90年减为1 550万t,1998年仅为980万t。英国共有100多个商业性港口。1998年,通过主要港口运输的货运量达5.33亿t,出口、进口和国内海上运输大约各占1/3。2000年,其港口总吞吐量达5.77亿t。
民用航空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展比较迅速。1998年,英国民航运送旅客1.434亿人次,货物200万t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国际上最繁忙的客、货运航空港之一。1998年,该机场吞吐旅客6 040万人次,货物120万t。1999~2000年,英国航空公司载客量为4600万人次,创营业额89亿英镑,2000~2001年同比增加4.5﹪。
英国的邮电业历史悠久,邮政局早在1657年就由官方创办,1840年邮电业实行全国性统一集中管理,业务范围扩展很快,目前电信业是英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英国电信公司拥有1 930万门家用电话线路和570万门商用电话线路,1998年英国电信公司营业额182亿美元。
英国素以发达的商业著称于世,零售商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西欧国家中十分突出。战后尽管英国经济走走停停,但零售贸易额却一直在上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促进下,英国销售组织形式和销售技术不断演变和进展。批发商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有食品杂货、粮食、石油产品、矿物和金属等。 英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旅游业一直是英国增长较快行业,2000年接待国际游客2 519万人,国际旅游收入195.4亿美元,均居世界第5位。
(四)伦敦: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伦敦是英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它的金融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伦敦是一座历史古城,公元前43年开始兴建。公元200年,罗马人在其周围筑起长5km的城墙,城墙内即为伦敦城。伦敦城是城市兴起的核心,当时商业繁荣,航运发达,是通往欧洲大陆的重要商埠。公元7世纪,伦敦为东撒克逊王国的首都,11世纪初,诺曼人入侵并统一了英格兰,伦敦定为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