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欧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欧洲主要国家


法国造船技术先进,特别是液化天然气船制造技术为国际广泛应用。法国能生产战舰、大型客轮、集装箱船、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等。世界最大的55万吨级“巴特路斯号”油轮,就是法国制造的。法国最重要造船基地位于卢瓦尔河下游的南特—圣纳泽尔地区,此外,马赛、拉西奥达、敦刻尔克、波尔多、罗什福尔、勒阿弗尔、鲁昂、拉色尼、布伦都有造船厂分布。

(四)旅游业的发展

法国既濒临地中海又濒临大西洋,还拥有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山地景观,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法国自中世纪以来由于国力的强盛而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建筑、艺术、服饰甚至语言曾长时期代表着欧洲和世界的时尚,历史的丰厚积淀给法国带来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法国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旅游业。来自寒冷地区的人们特别仲爱夏季的阳光,所以夏季法国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沙滩—大海吸引了如云的游客。著名旅游地有尼斯、戛纳等。法国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中南部中央高原、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则为冬季的滑雪和夏季的登山提供了胜地。

巴黎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历史遗迹和艺术建筑,如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爱丽舍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1997年巴黎游客最多的五个旅游观光景点依此为: 迪斯尼乐园 (接待游客 1 260万人次)、巴黎圣母院(1 200万)、埃菲尔铁塔(570万)、卢浮宫(510万)、蓬皮杜中心(440万)。巴黎以外的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和一些历史名城也都是旅游热点地区。

近年来法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在主要客源市场大力开展促销活动。法国的国外客源市场集中在欧洲,如德国、英国、荷兰、瑞典、挪威、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等。接待国际游客人数稳步上升。1980年接待人数约3 010万,居世界第一,占世界10.57%;国际旅游收入823 500万美元。1990年达到5 000万人,占世界11.4%,仍居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 165 100万美元。2000年接待7 550万人次,居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收入为29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法国也很重视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旅游度假已成为法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超出3 850万人外出度假,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国内度假。国内度假高峰期是在7、8月份。据统计,法国各地的野营度假村总数已经超过9 000个。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小镇阿热莱斯,当地居民才8 000多人,但野营度假村50多个,能够同时接待1.3万个野营家庭,高峰时的度假人数能够达到4万余人。

三、德国

(一)欧洲的“火车头”

德国位于欧洲大陆中部,正处于西欧通往东欧,北欧抵达南欧的陆路交通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陆上德国与9个国家接壤,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是欧洲除俄罗斯之外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德国与众多欧盟国家领土相连,联系非常方便。北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上交通也十分便利,穿越日德兰半岛南端的基尔运河,使波罗的海与北海间的航程缩短685km,成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居民出入大西洋的捷径。基尔运河无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图7.3.5)

图7.3.5 德国简图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实力雄居欧洲首位,在世界居第三位。战前,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战争的破坏一度使其实力大大下降,落到了英、法之后。但是战后的恢复和重建是很快的。其中,联邦德国在1950年就使其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1951~1966年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7.1%,到50年代后半期超过法国,1960年又超过英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相比较,经济实力虽然相差悬殊,但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还是较快。两德统一后,由于国内需求增加,扩大了投资,德国经济再次呈现活跃的景象,与当时衰退的美国、英国等国形成了鲜明对照。1991年德国经济增速缓慢下来,1994年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9%,1997年增长1.8%,1998年经济取得较快增长,增长率达2.8%。2000年其GDP增长率达3.0﹪(按1995年价格计算)。

统一之前的联邦德国就是欧洲共同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德国强大的工业经济、稳健的经济增长、坚挺的货币和繁荣的国内市场一直是德国领先地位的保障。90年代初两个德国的统一,又使其经济规模在当时欧共体中的份额从25%上升到约30%。而且,德国长期以来保持着与中、东欧国家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使其工业制成品和投资在中、东欧各国拥有广大的市场。

与西欧的英国、法国等国相比,德国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增长。而在中、东欧各国走向经济转轨和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德国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从这些国家获得外部投资和欧洲市场的机会。虽然近几年德国的经济也陷入了停滞,但这个国家对欧洲的带动是历史性的。

(二)政治地图的演变

历史上,德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经济比较落后。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但发展缓慢。19世纪30年代,当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时候,德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那时,3/4的居民住在农村,整个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崛起,推动了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1850~1870年间,其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从21%提高到28%,187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的13.2%,超过法国,但不及英国和美国。

进入第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