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欧洲>>电子教案>>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欧洲主要国家


鲁尔区经济衰落,诚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是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造成的。在单一性经济结构中,当基础工业不能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或者主要工业部门的决定性产品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时,就会爆发所谓的“结构危机”。为了改变这种日益衰退状况,德国采取了一系列重振经济的措施:(1)制定规划,统一整治。1966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1969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规划基本原则是:以钢铁为基础,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这一综合整治规划,对调整鲁尔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保持鲁尔的繁荣,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一直是鲁尔经济的两大支柱。往往这两大经济部门陷入危机,便会直接影响整个鲁尔区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经济结构的单一性,政府设法改变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新型工业迁入本地,促进经济结构向多样化发展。仅1958年新建和迁入的各种企业就有459个,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而且行业繁多,门类齐全,有化工、电子、汽车、炼油、服装、饮食等。(3)调整工业布局。鲁尔区工业布局的调整力求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调整过程中,一方面严格控制埃森、杜伊斯堡等大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把工厂企业从核心地区迁到边缘地带。(4)拓展和完善交通网。充分发挥本区水运的优势,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新建了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完善的交通网。(5)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鲁尔区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对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合作所起的作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制定“高技术战略”,建立从多特蒙德、波鸿、埃森、哈根、明斯特直到杜伊斯堡的横贯鲁尔区的“技术之路”。(6)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除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全区各厂矿的大烟囱一律实行自动报警系统,建立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装置,控制空气污染。在鲁尔河,埃姆舍河、利珀河等主要河流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此外,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又恢复了生机,已成为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多种工业综合发展的基地。

四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简称为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领土包括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面积1 707.5 万km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同14个国家接壤,其在欧洲的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隔大高加索山脉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为邻,在亚洲同哈萨克、蒙古、朝鲜和我国接壤。其中,中俄边界西段——新疆段长54.5km,其余4 200多km都分布在我国东北。俄罗斯海岸线绵长,濒临12个边缘海,面向三个大洋。北面自西向东,围绕大陆边缘的有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它们与北冰洋连成一片。东濒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这些海和太平洋相连。西濒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和亚速海,这三个海通向大西洋。

俄罗斯人口1.452亿人(2003年),由160多个大小民族组成,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其中俄罗斯族约1.16亿人,占全国人口的82.6%,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莫尔多瓦、白俄罗斯、日耳曼、犹太、车臣、印古什、哈萨克、亚美尼亚等。

(一)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

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多平原,以东多高原和山地。东欧平原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的世界第二大平原,面积约400万 km2,平原地势较低。由于平原分布有第四纪形成的冰碛丘陵,因此呈波状起伏特点。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约260万 km2,地势平坦开阔,平原上湖泊众多,沼泽连片。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地形主要为平均高度600~700m以下台地,河流切割强烈,河谷纵横。远东山地由上扬斯克山脉、契尔斯基山脉、朱格朱尔山脉等一系列褶皱山脉组成 (图7.3.8)。

图7.3.8 俄罗斯地形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部分寒带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由于领土广大,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以西的东欧平原大都可以受到暖湿的西风气流影响,气候比较温和;以东的西伯利亚深处大陆内部和高居寒带,常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夏季短促,冬季漫长而酷寒。与太平洋岸线平行的沿岸山地使海洋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且改变不了高纬地区严寒的基本面貌。南方的黑海沿岸地区由于已经临近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俄罗斯降水量分布,一般由西向东、向北逐渐减少。东欧平原的西部可达600~700mm,至东西伯利亚减到200~300mm,太平洋沿岸受季风影响又增至600~1 000mm,北冰洋沿岸仅200mm。但是大部分地区的低温仍使气候相对湿润,北冰洋沿岸的河口地区形成了广大的沼泽。

俄罗斯较大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其中伏尔加河发源于瓦尔代丘陵,注入黑海,是欧洲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全长3 530km,流域面积136万km2,平均流量7 710m3/s,支流约有200多条,其中以卡马河和奥卡河为最大。顿河发源于中俄罗斯丘陵,注入亚速海,全长1 870km,流域面积42.2万km2,平均流量935m3/s。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是北亚三大河流,均发源于西伯利亚南部丘陵、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鄂毕河流域面积299万km2,是俄罗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中下游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比降很小,容易泛滥。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流量高达19 800m3/s。勒拿河全长4 400km,流域面积249万km2,河口处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约3万km2,有800多条岔流形成1000多个岛屿。

进入第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