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美洲>>电子教案>>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南美洲


二是在汇率、信贷、税收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本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三是进行外贸体制改革。为了改变过去贸易政策的制定机构和实施机构不统一、政策多变且不统一的局面,许多南美国家对贸易机构和银行职能进行了调整。(2)在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南美国家早在60年代就已经成立了许多区域合作组织,如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安共体)、拉美自由贸易协会、里约集团和亚马孙合作条约组织等。这些组织的宗旨是:推动成员国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各国差距;不断改善本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内部协调行动,提高小地区的谈判能力。当然,在通过地区经济一体化来推动贸易制度改革方面,包括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圭亚那等四国在内的南方共同体市场(南共市)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进口关税的降低大大促进了四国之间的贸易,使该地区的贸易额由1993年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62亿美元。(3)积极参加多边贸易谈判。8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除了积极参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外,还努力加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例如,智利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条约等组织还加强了与欧盟的联系。1995 年底欧盟15个国家与南方共同市场四国签订了《区域性合作框架协议》,旨在下世纪初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1996年以来,这两个组织已经就贸易、服务、资本流动以及降低关税等方面进行定期磋商。

南美国家所采取的贸易制度改革措施,促进了各国贸易的增长,提高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促进了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也存在诸如贸易逆差不断增大、失业人数增加、沿海与内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等问题。

(二)产业及及其分布

1. 农业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各国农业政策的不同,其农业经济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1)热带南美。各国多利用本国优越自然条件优先发展用于出口的经济作物,如巴西、哥伦比亚的咖啡,玻利维亚的水果、甘蔗,圭亚那的甘蔗等。然而在南美热带地区,为毒品制做提供原料的非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及其出口收入都大大超过合法作物。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山区为集中产区,从而使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毒品生产中心。如何彻底铲除滋生非法作物的土壤并有效地代之以其他种植业,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2)温带南美。各国都很强调谷物自给而十分重视本国粮食种植,且政府肯于提供补贴。其中,乌拉圭和阿根廷由于拥有潘帕斯草原这样优越的自然资源,并形成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和其他加工、服务设施,所以是包括谷物在内的多种农产品输出地区。智利近年地中海式农业(水果、蔬菜栽培)发展很快,谷物虽仍需进口,但自给率较高。巴拉圭则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全面发展。

2.工矿业

(1)采掘业(包括采矿业和森林采伐业)。一是采矿业。从成因上分属两大类国家,在岩浆活动条件下生成的多种有色金属、贵金属矿物的开采集中在玻利维亚、秘鲁、智利等安第斯山区国家。属沉积矿床的铁、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集中在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等国。上述国家的产量均可居世界前10位,并有大量出口。近年,阿根廷、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石油产量实现了自给有余,但其余南美国家的石油进口仍是其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二是森林采伐业。森林采伐业在南美洲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产业,因为其采伐的对象是亚马孙雨林中难以培育的珍贵树种,而相应的扶育更新又很不得力。仅巴西可年产2.2亿m3左右,相当于不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年产量的75%。

(2)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等国。巴西的制造业不仅形成了其东南部发达的工业区,而且可以满足国内对绝大多数产品的需求。巴西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政府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补贴是其制造业取得骄人成就的关键因素。阿根廷的制造业居南美第二位,部门较完备,从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到化工、运输机械等重工业,乃至办公机械这类的高技术产业都有较强实力,但其活力不如巴西。阿根廷制造业的分布很集中,即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沿巴拉那河上溯至罗萨里奥的一个条带。乌拉圭制造业也高度集中分布于首都蒙得维的亚及其附近,产业部门包括纺织、食品、服装等。

3.建筑业和服务业

(1)建筑业。建筑业的发展与南美各国城市地域急剧膨胀有关,成为部分国家经济的主导部门之一。巴西的建筑业是最大的就业部门之一。在委内瑞拉其地位虽稍低,但仍属大量就业领域。建筑业规模较大的国家依次还有阿根廷和巴拉圭。秘鲁、智利近年的经济萧条集中反映在建筑业的低落上,乌拉圭也有类似的情况。总之,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在南美各主要国家已很明显,这一点同样标志着这些国家已步入了经济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2)服务业。服务业在南美国家地位很重要,表现为大城市地区公用事业、商业服务、交通通讯、日常生活服务、政府活动以及各种智力密集型产业的迅速成长。在乌拉圭和智利,服务业人口已占总就业人口的60%以上,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的服务业为其第四大产业。巴西的金融就业已与制造业相当。服务业为大城市地区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助长了南美大城市的膨胀,但也在深化着这里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矛盾。

(三)南方共同体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巴西的倡议下,成立了南方共同体市场(南共市)。该联盟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组成,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在这一关税同盟内,4国商品的85%已实现免税,其余的15%将逐步减免,直至形成一个完全的自由贸易区。同时4国还确定了共同的对外关税。南共市现拥有约1.9亿人口,面积1200万km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000亿美元,已成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经济贸易集团,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1996年,南共市又与玻利维亚和智利签署条约,两国加入该关税同盟,成为联系国。现在正在拟议中的南美自由贸易圈由南共市和安第斯共同体组成,然后再同北美自由贸易区共同组成美洲贸易区。

二、巴西

(一)自然条件特点与环境评价

1.高原与平原为主的地形。巴西国土面积851万km2,国土大部分为高原和平原,海拔500m以上的高原和200m以下的平原各占国土的40%。巴西高原为世界最大的高原,面积达500多万km2。亚马孙平原由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占巴西全境的1/3。

2.水热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全境气温较高,亚马孙流域年均温在24~260C;东北部内陆干燥区年均温达280C;南部两州冬季气温有时降至冰点以下,使咖啡遭受霜害。降水量分布不均,巴西高原年降水量一般都在1000mm以上;东北内陆降水量不及500mm,为巴西最干旱的地方;亚马孙河流域森林地带年降水量可达2500~3000mm。

进入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