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
1.古典主义。
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始于法国,是法国资产阶级与王权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要求政治上拥护王权,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并由此而得名。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以喜剧成就为最高,代表作家莫里哀。17一18世纪古典主义影响欧洲各国,统治欧洲文坛约200年。在各国民族统一时期,古典主义对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模仿古代文学和遵守艺术法规,最终成为文学发展的桎梏,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所代替。
2.“三一律”。
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规范。即时间一律:故事发生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地点一律: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一律:全剧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三一律"有利于戏剧矛盾集中突出,但作为一种不可逾越的艺术法则,对作家也是一种束缚。
3.“古今之争”。
17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合开始破裂,资产阶级革新派反对崇古、泥古的倾向,对古典主义发起了一次攻击,掀起了一场所谓“古今之争”。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