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期
现实主义文学主要特征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几乎都汇入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潮流中,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广阔而真实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揭示现实社会的矛盾,是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最突出的特征。
2.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是现实主义作家的着眼点。作家们以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金钱主宰的社会中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他们也把人道主义作为改造社会、拯救灵魂的手段。
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现实主义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客观真实性的要求更高,讲究细节的真实,甚至人物外貌的逼真;关注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注重将人物性格置于富有典型意义的环境中,一方面把环境看作时代发展的标志和人赖以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舞台,另一方面又着意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使他们成为某种特定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在他们身上显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4.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一种注重从内心世界去刻画人,一种侧重于从外部世界去描写人。前者大大发展了心理描写,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很大的开拓。但这两种倾向在作家的创作中并非截然对立,而常常兼而有之。只不过有些作家倾向于外倾性,而有的则相反。
随着现实主义的发展,长篇小说创作成熟起来,在未来文学的成就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