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信息>>课程大纲
学习者应根据本课程的大纲要求,按照规定的课程学习时数,完成学习并掌握相关教育内容要点,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一、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掌握GIS的基本概念、GIS的数据结构、GIS数据输入存储编辑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GIS产品等知识点;懂得如何利用GIS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GI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学时共计50学时。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8课时)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地理信息系统
二、GIS的要素
1.系统硬件
2.系统软件
3.空间数据
4.应用人员
5.应用模型
三、GIS的应用
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
3.国土监测
4.辅助决策
四、桌面GIS、网络GIS和移动GIS
1.桌面GIS
2.网络GIS
3.移动GIS
第二章 坐标系统(8课时)
一、地理坐标系统
1.地理坐标系统
二、地图投影
1.投影与投影变换
2.地图投影分类
3.地图投影选择
三、常用地图投影
1.墨卡托投影
2.高斯-克吕格投影
3.UTM投影
4.兰勃特投影
5.阿伯斯投影
四、投影坐标系统
1.北京54坐标系
2.西安80坐标系
3.WGS-84坐标系
4.国家2000坐标系
五、在GIS中运用坐标系统
1.ArcGIS中的坐标系统
2.ArcGIS中定义坐标系
3.基于 ArcGIS 的投影转换
第三章 矢量数据模型(8课时)
一、简单要素的表示
二、拓扑
1.拓扑元素
2.基本的拓扑关系
3.拓扑关系的表示
三、矢量数据模型
1.点
2.线
3.节点
4.面
四、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基本含义
2.复杂对象及其特点
3.面向对象地理数据模型的特点
4.GIS中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五、复合数据的表示
1.不规则三角网(TIN)
2.分区(Region)
3.路径(Ro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