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选择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习成绩评定的建议



案例内容:体育学科考核方案.

体育学科考核方案

一、考核原则: 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综合性评价,即在强调评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应以育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考核内容及权重 (一)、实践考核内容(70-8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广播操
2.坐位体前屈
3.跳短绳
4.10米直线走
1.立定跳远
2.30米快速跑
3.投纸飞镖
4.跳单双圈
1.前滚翻
2.50米快速跑
3.立定跳远
4.小小篮球10米直线运球
1.小足球4米距离射门
2.实心球前抛
3.跳背
4.400米(50×8)
1.立定跳远
2.掷实心球
3.曲线运球
4.400米(50×8)
5.1分钟仰卧起坐
6、单踢毽
1.立定跳远
2.25米曲线运球过人上篮
3.掷实心球
4.800米
5.跳短绳
6.单踢毽

注:1、一至四年级体育考核项目实行2+X方法,五六年级体育考核项目实行3+X 方法,1、2年级X≥1;3—6年级X≥2,X代表学校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可以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等,但要根据学生水平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和体能情况。 2、每个年级以上规定的考核项目在一学年内必须完成,但每学期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自选项目(自选强项——在自选项目中选择) 踢毽子(单、花)、走高跷、800米跑、拍皮球、呼啦圈、羽毛球、单双圈、篮球、垒球 (标准由任课老师自己制定) 4、加分类(弱项提高类、特长类——参与高一级竞技比赛的) 弱项指某个学生在考核项目中比较差的一项;经师生协商规定进步值由学生练习,其末考核中看学生的进步值给予相应的等级。 特长类指某个学生参与高一级竞技比赛的,老师根据其在比赛中的不同表现给予一定的加分。 (二)、理论考核内容(0-10%) 保健知识(含生理知识)、锻炼方法(含对某些基本技术的认识)、时世新闻及相关的体育基本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10-20%) 这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出勤、常规,参与(态度),协作及其他:这些方面的评价由阶段性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组成,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结果。这方面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观。其中出勤需要根据学生在平时的情况记录决定,缺勤5次的学生不得评优,10次的学生不得评良,15次则不得评及。

教师解析

从以上案例来看,不同年级的考核内容不同,考核标准也随之改变。在今天,不同地区的体育课考核方式及内容依旧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如何选择的?评价体系又是怎样构建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选择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习成绩评定的建议。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新课标的学习领域与学习水平,接下来让我们看下选择教学内容的要求及学习成绩评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