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我国在1903年,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

2.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 ( )

3.一堂综合课,如果是同一教材,通常是先新授后复习;一堂综合课,如果是不同教材,通常是先复习后新授。( )

4.教师宣布做练习时,用“可以开始”或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再做一次”均属于口令。( )

5.研究体育课密度主要是为了有效和合理运用体育课的时间,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率。( )

6.完整的动作技术分解后,各部分的教学先后顺序必须以顺进练习方式进行。( )

7.持续法多用于周期性项目,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 ( )

8.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9.休息的量是指技能能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 )

10.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


二、单选(10分,每题1分)

1.学生注意力量集中的时间是在

A.课的前半部   B.课的中部   C.课的后半部   D.基本部分

2.广播操教学时,老师一般采用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镜面示范   D.背面示范

3.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必须包括

A.慢跑   B.做徒手操   C.集合整队   D.做游戏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指学生进行活动时,身体练习的“负荷强度”和“ ”

A.“负荷量”   B.“负荷指数”   C.“负荷比例”   D.“脉搏次数”

5.下列属于用自我感觉法检查与判断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有

A.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   B.是否有心悸、胸痛   C.肺活量   D.心率

6.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社会

7.在学生人数较多,新教材比较困难,复习教材容易的情况下,常采用

A.三组两次轮换   B.两组一次轮换   C.先组合后分组   D.四组三次轮换

8.在跑的联系中,按照教师的击掌声进行高抬腿跑的练习,属于

A.定向和领先   B.助力和阻力   C.示范   D.教具和模型演示

9.《学校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二十八画生   C.挥代英   D.徐冰

10.学生在一节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为 较为合理

A.15-20%   B.30-50%   C.10-15%   D.40-60%


三、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育课中,安排学生学习队形时三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平行是指__________ 。

3.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的两大层次,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我国学校体育在内容方面的特色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5.传授技术与技能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一节课所要实现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实践课通常可分为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包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在舞蹈、武术等教学中,常采用___________分解法进行教学。

9.体育教学过程的组成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考虑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体育教学的特点。

2.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

3.针对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4.体育教学中运用示范法时有哪些要求。

5.场地器材布置的要求。

6.什么是分解法?分解法优缺点各是什么?


五、问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制定全年教学工作的要求。

2.你认为,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如何做才能保证教学的“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