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第六章  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素质理论及其变迁


一、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领导者素质理论(又称特质理论)是领导科学的基础理论,也是管理科学自20世纪产生以来始终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领导者素质理论认为领导绩效的优劣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高低有关;而领导者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必然成为制约领导者权力大小的条件,即构成领导权力要素或曰“权力资本”。因此,一位领导者,特别是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据此去识别、选拔和培训领导者,领导者本人怎样据此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等,都是领导者素质理论稳定的核心内容。

所谓“领导者素质”,就是领导者在一定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具体地说,它有双重含义。首先是指构成领导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领导者成为领导者的生理、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领导者在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领导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和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领导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领导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领导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并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国外有些学者把领导者素质看作天赋的生理现象,忽视后天的实践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至于领导者的外在形态、神态,如仪表、服饰、言谈、举止、风度等,则是以外在的可感性形式表现着领导者主体的内在素质,是领导者素质的外化。

二、领导者素质的的特点

领导者素质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点。

1.领导者素质的时代性

一代之治有一代之才,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任务,对领导者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领导者的素质既有稳定的一面,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地发挥作用;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也是领导者素质时代性的表现。这种变化可以是积极的、上行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下行的,如公共行政领域存在的领导者素质急剧蜕变的“59岁现象”,就是下行变化的突出表现。一般而言,正如很多人概括的,上行变化如登山顶,是一步步走上去的渐进过程,越登高越艰难;下行变化如乘坐水滑梯,惯性使然,不断加力,是急速下滑的加速过程。

2.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

领导者素质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它们在领导活动中总是综合地而非各自孤立地起作用,这是由领导工作本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美国著名领导学家华伦班尼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一个不败的领导人,必须依靠三条腿来支撑,一是坚定的雄心壮志,二是领导工作的才能,三是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些是领导者素质的最基本结构。公共行政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政治品质、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有的公共行政领导者从领导才干方面又将之总结为三才:口才、文才、干才,三才具备,才是帅才。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有些教科书亦表达为德才兼备的全面性。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全面性,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领导者素质不仅是理想的组合,也应该是矛盾的组合,这样才能相互制衡,综合发挥作用。比如,领导者应该自信,这是领导者必需的心理素质,否则就难以实施领导;但自信要和一定的疑虑、畏惧甚至自卑结合起来,以免犯错课。领导者要有对工作的激情,这是推动组织前进的动力,并能作为他人的榜样;但这种激情又必须和其对立面——对工作的清醒认识相结合,激情若失去理性,就可能变成鲁莽。领导者要能够同群众打成一片,和谐地生活在群众当中;同时又要善于独处,也容许别人独处,给大家都留出生活的空间。

3.领导者素质的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级、肩负不同责任的领导者,其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曾经提出一个重要论点。他说,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即随着领导者等级地位的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增加,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专业业务能力)、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分析和决策能力)。如果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那么三种技能的结构比例依次为:低阶层——47:35:18,中阶层——27:42:31,高阶层——18:35:47。公共行政领导者一步步向上升迁时,他对技术技能的需求将会逐渐降低,而对于概念技能的需求程度将会急剧上升。一位高阶层的领导者若想发挥最高的效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概念技能。

三、领导者素质理论的变迁

(一)20世纪初——领导的特质理论

从领导理论变迁的历程来看,自20世纪初开始,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领导学家就对领导者素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发现领导者与非领导者在个性、社会经历、智力、生理等因素方面的差异,从而归纳出领导者与非领导者不同的人格特质,这被称为领导的特质理论。由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是天生的,要裉据这种先天的特质去选拔领导者,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总体上以失败告终。但是,这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当时研究的具体成果,当时很多关于领导者特质的实证研究成果在今天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领导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

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领导行为理论风行一时,它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绩效的关系入手,进而通过设计一些培训项目,把有效的领导者所具备的行为模式植入到个体身上。也就是说,通过训练可以使人们成为领导者,提高领导绩效,发展领导者队伍。但是,这种理论的缺陷是忽视了领导绩效的情境因素,不同的领导情境对领导者特质和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也促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对领导现象进行的研究其实比分离特质和行为更为复杂,必须把特质、行为与情境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权变理论,如费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罗伯特豪斯的途径一目标理论都是如此。

(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境理论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权变理论综合把握领导情境的基础之上,对情境理论的研究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归,实质上则是进入了更高级的研究阶段。

四、领导者素质的研究的特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领导者素质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此时其研究有以下三个特点:

(1)试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定那些被公认为领导者的个体身上所隐含的一系列特质,认为领导者是一种内在素质和外在风格的统一体。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不但强调领导者的内在素质,也强调领导者的外在表现,如形象、魅力、风格等。

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已经从行为实验室进入化学实验室和自然科学领域,以寻找与领导者素质有关的生物学根源、先天遗传的禀赋因素以及儿童早期生活环境和经历对其的影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领导者素质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但后者并非决定性的因素。

(2)领导者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优秀的领导者特别是高阶层的领导者绝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实干和竞争出来的。他们领导素质中共同的财富就是经验,而这种经验只有在工作第一线才能学到,是经过不同岗位的长期历练,从正反两方面学习的结果。

(3)目前,关于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仍在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领导者类型的多样性、领导环境的复杂性,要开列出一个一般的、普遍适用和普遍有效的领导者素质清单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工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更大,当然,这并不否认他们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

五、对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研究

至于公共行政领导者,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由于公共性所致,必须具备共同素质。概括地说,素质研究以领导者的个性、生理、智力等因素为观测点,试图界定有效领导者的标准,以作为选拔领导者的依据,也作为领导者自身努力的方向。该研究一般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生理特质。如领导者的品格、心理。(2)个性特质。如自信、热情、外向、正直、勇敢、独立性、内控性等。(3)智力特质。如记忆力、判断、逻辑能力、反应灵敏程度等。(4)工作特质。如责任感、首创性、事业心等。(5)社会特质。如沟通能力、指挥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