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第七章  领导者的形象和魅力



领导者形象及其建设


一、领导者形象的含义

公共行政领导者形象是指公共部门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谈及领导者的形象,也应该注意各个领导者形象之间的配合从而形成领导群体形象,领导群体所在的公共部门的形象就构成该部门的公务形象。

二、领导者形象有如下特点

1.客观性

领导者的形象似乎是虚无的,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于公众的心目中,而且是客观公正的。领导者形象的客观性是建立在领导者的价值理念、实际行动和作为,以及行为的绩效和结果之上的。正是这种价值理念、实际行动和活动结果与绩效构成了领导者形象的客观基础,也确定了领导者形象的内在结构稳定性。

2.综合性

领导者的形象是公众意见的综合和归纳,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领导者所做的总的评价。这就要求领导者应注意保持自己行为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尽量避免在不同场合甚至同一场合的行为有强烈反差,注意总体与细节的关系,尤其是在工作细节、个人生活、待人接物等具体方面的表现。

3.稳定性

心理学研究的“首因效应”,是指公众对某人形成第一印象后,会保留很长时间,并对以后的印象有很大的影响。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在第一次公开露面时,必须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风格特点,从而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为了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领导者不断强化,使“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互相促进,树立领导者的良好形象。

三、领导者形象的影响因素

那么,哪些因素决定着领导者的形象呢?大致有三种因素。

1.领导者角色的规定,即价值准则和法律法规

领导者角色,是指领导者担任一定职务并获得权力后所应取得的社会地位与身份,以及由这种身份和地位所确定的行为规范和模式。规定领导者角色的剧本是社会的价值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范,它们确定了领导者的权利a义务和责任,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些价值准则通过政府的宣传教育,常常刻印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他们首先据此来评议领导者。

当代社会要求依法行政和民主行政,所以通过法律规定的领导者角色也越来越为公众所重视。而且,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应该是表现性角色,即不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以表现法律制度与秩序为目的。公共部门的领导者角色要求他们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奉公守法,勤政廉洁。

2.领导者自身素质规定着领导者的形象,领导者形象必须建立在领导者自身素质的利用和开发的基础之上

实质上,领导者形象是领导素质的外化或表现形式,领导素质投射到环境或社会中去,就表现为领导者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素质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领导者形象则是领导素质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结果。领导者在追求改变自己的本性和气质时,如果不能成功,反而可能表现为矫情和虚假,不自然,也不长久,很难取得积极的效果。从积极方面来说,领导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扩大了塑造领导者形象的资源。有研究表明,在人与人之间,共同点越多,就越容易相互欣赏,彼此越容易留下更好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领导者就可以学习和掌握塑造领导者形象的方法和技术,充分利用和开发领导素质资源来塑造领导者形象。

3.领导环境规定着领导者形象

要赢得下属与公众的认同,领导者的形象塑造就不是闭门造车,从自我出发,也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的时代和不同领导情境要求,选择恰当的公共形象。

四、领导者形象的建设

公共行政领导者的重要任务,是自身形象的建设,这个过程包括形象定位、形象塑造、形象推出与形象维护等环节。

1.领导者的形象定位

在公共行政学中,领导者的形象定位,是指领导者依据价值准则和法律法规及自身素质条件和领导环境,确定现实领导活动中所应建设的形象。

领导者形象是建立在下属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领导者有什么样的素质条件,就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表现,也就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形象。但是,领导素质状况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这绝不意味着领导者形象在相同时间内的无所作为。实际上,只要领导者有较强的形象意识,注意到自己的形象设计,就完全可以弥补素质上的不足,使自己的形象符合情境的要求。这反过来又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言,领导者的形象定位实质上就是形象设计。领导者是自身形象和组织形象的设计师,这是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2.领导者的形象塑造

领导者的形象塑造过程也就是领导者行为的过程。领导者形象是由一系列符号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在领导行为中构成领导者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人们识别领导者的路径。根据领导行为的特点,可以将整体形象分解为三个主要方面,并由此形成三大分支符号系统,即思想行为和价值形象、工作行为和岗位形象、生活行为和日常形象。

思想行为和价值形象符号主要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信念、理论形象、知识形象、服务意识、集体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工作态度、律己自觉性等。

工作行为和岗位形象符号主要有:决策形象、指挥形象、权威形象、监督形象、人际关系形象、政治形象、规制能力、专业能力、协调能力、效率与时间观念、演讲风格、会议作风等。

生活行为和日常形象符号主要有:个性魅力、人格形象、家庭形象、交际形象、仪表风度、幽默感等。

以上仅是粗略地列举,其中每一个形象又由更加具体的符号构成。领导者无意中受到议论和赞誉常常是由看似微不足道的形象符号引起的。所以,领导行为中没有小事。看似无关紧要,无形中却会影响领导者的形象。

可见,领导者要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下属和公众的周前,根本的一点是“练内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内圣”。此后才能“外王”,追求卓越的表现,为下属、公众所赞同拥护。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多方面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

3.领导者的形象推出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在舞台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眼中,被他人评价着。在这个意义上,领导者时刻都在推出自己的形象,但从领导者形象建设着眼,又要注意推出的时机和方式。

(1)注意推出的时机

众人瞩目的“焦点时刻”,是领导者推出自身形象的绝好时机,如大型会取、庆典活动、施政演说、接受釆访等。这时恰如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产生轰动效应。为此,要做充裕和精心的准备。

(2)注意推出的方式

领导者形象推出的方式很多,这要视领导者自身的特点、能力而言,注意扬长避短。领导者各有所长,如善言辞、善交际、善娱乐、善体育、善写作、善书法等,都要在适当时机“露一手”。与新闻媒体打交道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领导者必须借助新闻媒体的优势开展工作,迅速、真实、大范围地在公众中树立、传播良好形象。

4.领导者的形象维护

“形象是易碎品”,经过精心塑造和推出之后,领导者的形象还要不断维护和创新,如果以为一劳永逸,那就错了。领导者形象容易受到伤害,偶一疏忽,就可能“打碎”形象,自毁形象,而且人们往往把领导者在表现不当时的举动看做领导者的本来面目,而不会把领导者精心计的形象当作真实、真正的领导者。所以,领导者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形象,“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形象维护可称为“形象管理”,它作为现代组织管理和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形象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组织内部的形象管理和组织外部或社会、公众的形象管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领导者形象和组织形象管理的目的在于精心维护领导者形象和组织形象的安全,充分利用和开发领导者形象和组织形象资源,尽量避免组织内部形象和组织外部形象乖戾或扭曲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