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从体育教学原则视角出发,请同学们讨论体育教学原则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目标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找到你们共同关心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结合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实践任务

1.与同学们讨论体育教学原则。

2.运用本章已学知识,讨论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实践要求

1.写出体育教学原则的含义。

2.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报告。

分析样例:

案例

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于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已经提出了健身性、科学性、兴趣性、简易性、实效性、区域性、安全性、趣味性、可行性等几个原则,同学们早已了解。但是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何种原则进行筛选,从而达到满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的目的呢?试阐述、总结、提炼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教师分析

1、需要性原则

在课程改革的初期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认为“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确定的权力给了老师,自己看好的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结果是在课堂上,看到的学生学习内容,五花八门,扁担南瓜都挑进课堂。什么样体育学习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这个问题好回答:有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今后系统掌握一两门甚至更多一点技能的。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一定要做到的。

2、创新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以新的观念,增加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增添学生喜欢的、反映时代特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的”要求。这种全新的理论,给我们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一个很大的依据。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符合上面的要求,根据笔者的这几年的教学体会,如职业学校的保健体操、中小学校的定向越野跑(校园定向运动)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3、连续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和初中(1-9年级)学段来讲,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体现出连续性,即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如在某一个学段某一个学期某一个单元中,学生学习耐久跑的内容,安排的学习内容可以是跑走交替、定距离跑、领先跑、盘带足球跑、校园定向跑等多种形式的耐久跑,围绕着前一个或者前几个水平学习过的耐久跑内容,结合本水平的教学目标要求,系统考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对于高中(10-12年级)学段学生来讲,就要立足于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专项选择田径后,开展如定向越野跑的专门性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基础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其基础性,任何一种体育活动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例如低年级水平一的体育教学,基本活动教学内容是在确定以跑走跳投滚翻等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在所有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它的基础性,无论是学习什么样的内容,都应该从基本的知识开始,只不过随着年纪段的增加,教学内容的加深,基础的知识在不断的变化。

5、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明确的指出,“在7-9年级,学校可以按照内容标准中水平四的规定,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高中学段,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此外,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地修正自己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教学内容合乎学生的实际需要。

6、均衡性原则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还要考虑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问题,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的要注意到对于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却不可以为了迎合学生的所谓兴趣,把教学内容无序化的安排。

7、实际性原则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要结合学校、学生、师资的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比如说不因为他人选择了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自己也要去照搬照抄,结果是“照瓢画葫芦”变形了,这个问题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已经暴露出来了。

8、自主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需求,高中段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这几年进行模块教学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该把学生的意愿采纳进来,在充分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集中同学们的意见,选用一些教学内容。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