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探析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实践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史料,深入理解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在史料阅读的基础上学习历史、理解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实践任务

1.概括封建制度制度产生的背景

2.比较中古西欧封建制度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有什么不同,写一篇200字的感想。

实践要求

1.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2.注意答案的逻辑与层次

史料选段(即分析样例)

材料一:西欧的封建君主制是封建国家制度权力多元化的产物, 而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却是与封建国家制度权力一元化相联系的。中古时期的西欧诸国, 由于盛行贵族领主制, 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的分封、等级和割据的政治制度, 致使国家政权形态呈现出权力多元的特色。贵族领主制是西欧封建制的集中体现, 封建君主——国王, 按照采邑封土制将土地分封给下属的大封建主, 从而成为大封建主的封主即领主, 而受封的大封建主成为国王的“附庸”, 大封建主又照次分封土地, 从而使整个封建主阶级上自国王下至骑士, 构成了封建统治的金字塔。由分封形成的等级制, 形成了封建国家多元的权力结构和体系, 任何一级的封建领主, 在其世袭的领地内拥有合法的军事、司法、行政、财政的全权, 各级领主庄园都是相对独立的权力单元, 这样, 西欧各封建王国, 名义上王权代表封建国家, 处于至尊的地位, 实际上王权是多元权力中的一种权力, 表面上国王与封建主存在着臣属关系, 实质上国王与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权力“契约关系”, 即两种权力之间的“契约关系”。国王只不过是贵族中的一员, 与其他贵族相比, 没有多少特权, 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王室领地, 10世纪时的法国国王如果离开自己的领地, 就有可能遭到其他贵族的抢劫和袭击。在国家权力中, 英法等国的封建贵族控制着国家的财政大权, 如果没有议会的同意, 国王是无权征税的, 如英国贵族他们“手里攥着扎紧国王钱袋的那根绳子”。由此可以看出, 西欧王权并非是专制的, 而是有限的。在权力隶属上, 西欧大陆通行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是对西欧封建国家权力多元化的最好注脚。

相对西欧而言, 中国封建君主制与一元化国家权力结构存在着必然联系。自秦汉以来, 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制, 其实质为君主专制, 这是一元化权力结构的必然产物。考察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形态, 可以发现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分封制因素, 但郡县制是其基本的政权设置方式, 即在封建国家中,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在地方上分设郡县官职, 以掌兵、刑、钱、谷等事, 从而形成上通下达的统一的官僚体制。郡县制政权与西欧的领主制政权存有不同的特点, 虽然它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但它与拥有经济实力的贵族和地主“脱钩”, 不能使贵族和地主的经济力量与郡县政权“结合”起来, 致使郡县不能构成独立的权力单元。郡县官吏的权力与命运, 不是来自贵族和地主的经济实力, 而是来自中央政权的任命和钦定, 从而形成纵向的对上负责的权力体系。以郡县制为轴心的政权机构, 绝对听从于皇帝, 大小官吏“远在千里之外, 不敢易其辞”, 封建皇帝“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 即使是皇帝“荦然独行恣睢之心, 而莫之敢逆”, 可谓皇权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节选自张庆服《中古西欧与中国封建君主制的差异》一文。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