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一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五

第一章  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念



知识点五: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教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的观念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也促使教育者在信息技术用于数学课程教学的方面的探索。

《标准》中关于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育的表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实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归根到底要为改进教学服务,有效而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首先应体现注重实效上。随着学校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配备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实物投影、电子拍板等。这些现代化设备无疑是改善课堂教学有用的手段,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设备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当熟悉和掌握现代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了解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选用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从某种意义上,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比硬件更为重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学软件开发商提供针对具体内容的教学软件,也有许多教师自制教学软件,并在网上交流,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一些版本的教材也提供配套的教学软件,包括视频和动画等。这些都为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条件。同时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制教学软件的能力,结合教学进度随时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软件。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恰当地运用黑板、卡片、自制简单教具等,同样也是不同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条件暂时不具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地区,同样可以运用那些简单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二、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标准》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与数学内容相互融合,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之间建立有机的关联,注重其整合。目前所使用的多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教科书”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许多教师也尝试将有关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结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教学软件完成教学任务。这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资源的运用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做准备。比如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功能,揭示数学规律,猜想命题结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具体内容适当介绍几何画板的运用;通过网络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等等。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习资源,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改进教与学段的方式会起到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充分调动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主学习。通过教与学方式的改善,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进入归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