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节选)
刘墉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回到母校教书。有一天,改学生的书法,发现有个学生写得又黑又脏,但是笔墨纵肆,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我举着朱砂毛笔,看了又看,不知怎么给分数。论“规矩”,他的字实在太乱;论“气韵”,他的字又别有一种“丰神”。
最后,我批了“甲下”。
书法作业簿发下去了,我看到那学生眼睛瞪着自己的成绩,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见到他旁边同学的奇怪反应。我猜想:他们一定认为我这个导师乱批。
于是我对全班说:“某同学的书法,以一般的标准来看,我应该给他丙,但是我发觉他的字里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大家要知道,字写得漂亮不难,但是写得自成一家,别有风骨,就不容易了。凡是成功的书法家,必定都因为他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味道。”然后,我把那学生叫到桌前,“你下次只要控制自己的笔,不要写出框子,就会好多了。你想想,一个有才气的人,如果又能约束自己,脚踏实地地学,当然容易成功。”
我相信,那时候班上每个学生都看到了,他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收束。他的本子不再又脏又烂,他的字不再横涂竖抹。最后,他居然能代表班上参加书法比赛。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书法作业采用了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实践中这些评价方式的适用性如何?有何优缺点?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单元的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