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课程>>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课程实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只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 还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调适。一个好的课程计划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除设计科学、合理, 内容选择恰当外,能否有效实施是关键。

一、课程实施取向

课程实施过程的实质就是要使原有的课程要求转向新的课程设计 的要求。人们对课程实施有不同的理解, 也相应存在着不同的取向, 课程专家富兰 (M.Fullan)等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

第一种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或程序化取向。这种取向假定课程实施能够 “忠实地” 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以便能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这种取向是将课程作为现成的、确定了的、固定不变的一套有待实行的材料, 课程实施就是如何将这些固定的、设计好的内容具体化,以保证课程实施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第二种是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取向。这种取向是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取向将课程看成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 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课程调适有不同水平, 既有课堂水平的调适, 也有整体的教育系统的调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种是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取向。这种取向认为课程并不是在 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 课程实施过程也是课程制定的一部分, 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这种取向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制定课程中的作用,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这种取向的 问题在于:教师的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并不能保证教师能够参与到课程制定过程中,而且作为课程主要实施者的教师也没有必要成为课程专家和课程设计者, 但是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课程的制定则是可能的, 也是目前国际上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课程实施的不同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实施的不同认识和价值观, 它涉及从什么角度来认识课程的实施,从什么地方入手来研究课程实施,以什么样的观点来分析和解释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为了使课程更好地在不同地区实施, 我们就应当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做适当的调适。

 

通过该知识点,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程实施取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