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幼儿园社会性发展历程出发与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进一步促进幼儿园社会性领域的发展。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加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运用于教育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1、与同学们讨论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2、运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分析一则幼儿教育案例
2.写出一篇800字的案例分析报告。
兜兜父母工作很忙,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兜兜的爷爷奶奶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也是考虑到孙子不经常享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所以爷爷奶奶对孙子宠爱较多,平时在玩具和饮食方面基本有求必应。可是,近来在幼儿园的交往过程中,老师渐渐发现兜兜和其他小朋友总是会有口角发生,往往都是不欢而散,老师将这种情况和兜兜的父母沟通了一下,提醒父母应该在家庭环境中加以注意,避免兜兜发展到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耍,这让兜兜的父母陷入深深的思考。
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首要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家庭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一个无声的教师,时时刻刻在发挥着特殊的影响作用。
家庭的物质条件是满足幼儿生存的基本条件,家庭物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实践证明,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使幼儿拥有充裕的学习用品和社会学习机会,幼儿各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容易得到满足,因而产生积极情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对于幼儿的自我意识、独立性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十分有益。案例中,兜兜家庭条件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对兜兜有求必应的情况,是对优越条件的不合理利用。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家长教养方式不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不同。一般来讲,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幼儿既得到尊重,又得到保护,正当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不适当的行为会得到抑制和纠正,宽严有度、管放结合。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不允许幼儿违背大人的意愿,不容忍幼儿有自己的想法,给予幼儿的温暖、同情较少,幼儿容易变得顺从、压抑、自卑、情绪不安、喜怒无常、言行不一,其独立性、主动性、自信心和创造性等发展较差。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较强,但自信心较差,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易出现偏差,交往态度也会受到影响。
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下,幼儿容易变得依赖性强,且任性蛮横、胆小怯懦、自私自利、为所欲为,人际关系不佳,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发展较差。案例中,兜兜在平时的同伴交往中往往不能很好的处理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溺爱型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