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与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设计幼儿园社会性领域的活动。

实践目标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与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设计幼儿园社会性领域的活动。

实践任务

1、与同学们讨论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           

2、与同学们讨论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

实践要求

1.分析一则幼儿教育案例

2.写出一篇800字的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大班蒙古族舞蹈跳起来》

活动目标:

1. 体验蒙古族的民族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2. 初步感知摆手舞的特点,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3. 乐意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导入

2. 了解蒙古族风情

3. 学跳蒙古舞

4. 和小朋友合作进行创编

教师分析:

首先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设置来说,现代幼教改革,一直都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思想。而真正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便是将幼儿的发展作为制定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此外,引导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也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次从课程内容方面的的选择来说是一个需要审慎从事的过程,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是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中最为繁杂的工作。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除了要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一致外,还应当与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和幼儿自身的需要、兴趣和身心能力的要求相一致。

该方案设计的内容依据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和特点来进行,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内容选取体现以下两方面优点:

1.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

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认识社会现象、理解社会行为也一样,必须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经验,例如,幼儿对于“勇敢”的认识就是“打针不哭”、“团结”就是“不抢别人的东西”……因此,选择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应该注重直观和具体,不能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而过于抽象,应当立足于儿童的实际经验和具体的环境,以幼儿可感知的方式进行社会教育。幼儿的情感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l岁半以前的幼儿,情感多为生理性原因引起,两三岁后,其社会性需求逐渐增多,社会性情感也逐渐发展起来。例如,一粒糖果能引起小班幼儿的愉快,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在评比中获得一朵小红花,比一粒糖果引起的愉快更加强烈。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应该遵循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

2.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需要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应该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共同发展为目标,因此,选择教育内容应以儿童这几方面的协同发展为宗旨。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从不同侧面选择教育内容,既要有促进社会认知的内容,又要有激发社会情感的内容,同时还要有锻炼社会行为的内容,使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得到全面的、平衡的发展。

最后,该方案体现了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生活性和时代性特点。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