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回答:
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幼儿学习某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
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实施,其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围绕人际交往展开,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合作、与人友好相处的好处。活动时,教师与幼儿之间、同伴之间、亲子之间及幼儿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利于幼儿逐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和人交往,并逐渐学会与掌握交往的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回答:
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由于其拥有共同的特点,其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如下:
(一)创设人际交往情境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通过情境的创设,如朗诵诗歌、观看动画片、看图片、听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通过教师创设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幼儿在轻松、友好、快乐的交往氛围中,积极与人交往。如大班社会活动“微笑”的设计者,就是通过观看小蜗牛微笑的卡片,以及欣赏微笑的故事,将幼儿引入到人际交往活动中来。
(二)介绍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
(三)让幼儿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幼儿接触人际交往技能后,教师要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学习使用,这是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掌握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哪些场合可以使用,对什么人可以使用等。
回答:
[活动设计二]楼上楼下(中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行为后果,知道不妨碍别人。
2.学习体验他人的感受。
活动准备
1.皮球1个。
2.儿歌《楼上楼下》。
活动过程
1.体验皮球落地发出的声音,引出活动主题。
让幼儿围在教师身边,教师拍皮球,请幼儿倾听皮球落地时发出的声音。
请几名幼儿拍皮球,提醒拍球幼儿体验皮球落地时的重量。
教师提问:刚才老师和小朋友拍球的时候,你们听到了什么?
如果有人在楼上拍球,住在楼下的人会有什么感觉?
2.教师朗读儿歌,引导幼儿围绕儿歌内容讨论。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儿歌《楼上楼下》。
教师提问:楼下的爷爷奶奶为什么心跳?
请小朋友表演爷爷奶奶的难受的表情,讨论小朋友做事时不要打扰别人。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他可能影响他人的事。
教师提问:儿歌里的小明除了踢球外,在楼上还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请幼儿一起讨论在楼上不能做的事情。
4.讨论其他生活情景下应避免的打扰他人的行为。
教师提问: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我们有哪些情况不能打扰别人?
幼儿和教师一起分析一些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引导幼儿体验他人的感受。
活动延伸
在一日生活中和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应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他人的感受以及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