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家庭教育发达
古代家庭所处的特殊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在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方式的小生产条件下,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就是家庭。家庭实际上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生产的组织进行,财产的管理分配,生活的安排筹划均有一定的规定,每一个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也有明确的规定。
古代家庭这种高度的凝聚力与多功能性,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广泛的施教内容。因此,会学前教育开展十分发达。
(二)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封建社会需要的统治人才服务
2.为齐家治国奠定基础
3.振兴家业,光宗耀祖
(三)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孝”和“悌”)
2.生活常规教育(幼仪教育)
3.文化知识教育(儒家经典)
4.身体保健等方面的教育
内容丰富,涵盖了德、智、体等诸方面,但过于突出德育与智育,而且许多繁杂的教育内容过于成人化与教条化,使幼儿难以承受,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封建社会胎教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介入,这使得人们对胎教的认识与实施更加科学化。隋唐以后,我国医学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大批中医学家介入对胎教的研究与提倡,进而积累了大量经验。
(一)高度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二)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三)高度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四)胎教实际上也是母教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体现为如下特点:
第一,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第三,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第四,儒家思想规范和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