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从国内外学前教育家的思想出发与同学们讨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概况。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加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运用于教育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1.与同学们讨论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的异同之处。
2.运用国内外同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分析一则有关学前教育的事实。
2.写出一篇800字的事实分析报告。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都是自然主义教育,完全一致。
一、“教育适应自然”与“自然主义教育”相似点。
1.教育遵循自然
夸美纽斯试图从自然界中探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 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 他的教育思想和一系列教育原则都是遵循自然的主张, 都是以“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为核心。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天性, 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中取得主动的地位, 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他继夸美纽斯之后再次提出并强调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2.教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中提出, 儿童的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 教育应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教学自始至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 不应该违背儿童的自然天性的发展。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二是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的教育。
二、“教育适应自然”与“自然主义教育”的不同之处
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目的不同
夸美纽斯认为,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现实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 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诚”的人。卢梭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自由人”。他认为, “我们出生的时候没有东西, 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 全部要由教育赐予我们”。
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象不同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他这一思想被称为“泛智教育”, 也就是说, 夸美纽斯的教育对象是全部人。而卢梭认为穷人是不需要接受什么教育的, 原因在于穷人们能够从自然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中接受应有的教育, 能自然地成长为人, 因此卢梭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的子弟。
3.“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各年龄阶段划分的不同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把人从出生到成年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 (1-6岁) 在家庭中设立母育学校, 儿童期 (6-12岁) 在每个村落设立国语学校, 少年期 (12-18岁) 在城市中设立拉丁语学校, 青年期 (18-24岁) 在每个王国或每个省设立大学, 培养青年的协调性和意志力。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 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幼儿期 (0-2岁) 是成长和教育的第一阶段, 儿童期 (2-12岁) 这一阶段又称“理智睡眠期”, 青年期 (12-15岁) 的主要任务是智育和劳动教育, 青春期 (15-20岁) 的主要任务是道德教育和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