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资源
1.陈鹤琴幼儿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caj
陈鹤琴先生 1925 年出版的名著 《家庭教育》提出了 11 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2.解析“蔡元培”现象.caj
自20世纪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蔡元培的“追忆”就不绝于书,持续时间之长,人数之多,超过对其他文化名人的“追忆”。这首先是因为“以特殊身份在特殊年代做了一件特殊事”;其次蔡元培道德学问均罕有其匹;再次人们追忆蔡元培也是“借人抒情”最后追忆蔡元培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价值标准的认同。
3.近十年来蔡元培研究述评.caj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90年代以来对他的研究形成一股热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历史人物对其近十年来的研究概况做一个总结实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两个部分来阐述:一是资料和专著包括有关历史资料的整理出版和专著的出版;二是蔡元培思想研究包括其教育思想、美育及美学思想、哲学思想等还包括蔡元培其他活动的研究。
4.世上已无蔡元培.caj
就中国大学(大陆范围,下同)的改革和发展来说,蔡元培依然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5.谈谈陈鹤琴“整个教学法”思想在我园的运用.caj
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这与我们正在推广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提倡的整合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那么,我们在工作中该如何将陈老“整个教学法”的思想与《纲要》的精神相结合呢?
6.为“中国的幼教之父”写真————读《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caj
列宁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幼教之父》的突出成就是从陈鹤琴(1892—1982)的历史真实出发着重记叙和论述了陈鹤琴比他的前辈所提供的“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