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知识讲解>>你问我答


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让我来帮你解决常见问题!

 

问题一: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精神是什么?

回答: 1912年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这" 五育 " 并举的教育方针。

以上“五育”,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但均是培养“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因此五育任何一育都不可偏废。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全面教育思想。它是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对人才提出的要求,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潮流,同时也是改革学前教育的指导方针。

问题二:简述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回答: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进行改造,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 、"社 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 包括以下含义:

(1)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2)" 是生活就是教育 " 。

(3)" 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是使生活发出真力量的 "真教育" 。

2.社会即学校。这是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改造。

3.教学做合一。在教学做三者中,他强调"做"是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又强调 " 行 " 是知识的源泉,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他还反复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能分开。

问题三:陶行知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回答:(一)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进行改造,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二)论学前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前途的双重意义,阐发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一生普及教育的探索,也包含了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

(三)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陶行知尖锐地指出旧时的学前教育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即仿效外国,不适国情。二是花钱病,既是处处模仿外国,样样仰给洋人。三是富贵病,即所收儿童多属贵族。他主张要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四)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他认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儿童的创造力是人的才能之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任务。教育的作用是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一) 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二)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具体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1. 解放儿童的头脑。

2. 解放儿童的双手。

3. 解放儿童的眼睛。

4.解放儿童的嘴巴。

5. 解放孩子的空间。

6. 解放儿童的时间。

(三)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措施有:

1. 需要充分的营养。

2. 建立良好的习惯。

3. 因材施教。

4. 发扬民主。

六、论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幼稚师范教育方面,其特色方法是艺友制的运用。

进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