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盲目发展与调整巩固>>实践活动


同学们,实践是检验真理问题的唯一标准,运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实践检验一下能力提升了吗?

实践主题

从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出发与同学们讨论反思大跃进时期的教育。

实践目标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对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盲目发展与调整巩固加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反思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实践任务

1、与同学们讨论和反思大跃进时期的教育

2、运用国内外同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实践要求

1.分析一则有关学前教育的事实报告。

2.写出一篇800字的事实分析报告

分析样例:

大跃进时期教育领域受到了严重的重创,现今看来,只有全面认识这一时期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深刻及时反思,教育才能更好的发展。

教师分析:

“大跃进”效应是由我国现代化起步较晚而面临与现代化起步较早国家不同的制约条件和发展模式所引起的,这种效应既有负面的又有正面的。我国教育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其基本形式是赶超型,由此便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如冒进式发展,急于求成,从而导致了提出凭借现实条件不能够实现的目标。 中国是一个教育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时期内较快发展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不顾国情,片面追求高速度,强调多与快,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不能按时达到预定目标,影响政府形象和声誉,而且会浪费教育资源。 在“大跃进”时期,我国教育高速度发展的案例已有史料充分地描述过。如今我们应正确看待“大跃进”先行者所具有的“示范效应”和渴望迅速发展的心态, 既不全盘肯定,又不全盘否定先行者的做法, 持一种客观、 求实的态度平和地看待“大跃进”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取“大跃进”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冒进而带来的教育发展失衡和教育资源浪费,使教育适度、平衡地发展。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既不是纯政治的活动,又不是纯经济的活动, 而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活动,它相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 教育稳步快速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 而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更好地同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个人的尊严,接近有益的知识源泉, 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术。 如今,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大众化、产业化、市场化,这就更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引进市场机制来高速发展教育事业时,必须吸取大跃进时期教育的教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做好教育科学规划和教育法制建设工作。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