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概述
(一)完全成本法的含义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项目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方法。完全成本法也被称为“吸收成本法”、“全部成本法”。在我国,1992年会计制度改革时,为区别旧的成本核算模式,也将这种方法称为“制造成本法”。该方法是财务会计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变动成本法的含义、起源及理论前提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项目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项目的方法。固定制造费用要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扣除。
二、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由于两种成本法对固定生产成本的处理不同,所以导致了两种方法下的一系列差异,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和各期损益的不同三个方面。
(一)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二)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三)各期损益不同
三、对两种成本法的评价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
1.变动成本法能够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短期决策和经营控制方面的有用信息
2.变动成本法能够防止企业盲目生产,促使管理当局重视销售
3.变动成本法有利于企业进行各部门业绩评价
4.变动成本法能够简化成本计算过程
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变动成本法存在着很多缺点。主要表现在:
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2.变动成本法不能满足长期决策的需要
(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与变动成本法相比较,完全成本法也存在着很多优缺点。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符合传统成本概念。而且,完全成本法符合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这种方法下编制的对外财务报告能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根据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很难进行成本预测、计划和控制方面的短期决策。因为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是一种混合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较难确定,很难根据业务量来预测成本情况,也就难以进行成本计划和控制。另外,完全成本法易导致企业盲目生产。因为从各会计期间来看,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生产成本越低,也就是单位产品成本越低,从而利润远远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因此,容易诱使企业重视生产而不重视销售。
(三)两种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从对两种成本法的评价中可以看到,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两者的优缺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完全成本法不便于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短期决策,而变动成本法则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有帮助;完全成本法适合于企业编制对外财务报告,而变动成本法却不适合。可见,两种成本法对企业来讲都有各自的适用之处,因此,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补充,才能对企业有更大的帮助。
当期初存货大于期末存货时,变动成本法下的本期销售成本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销售成本。(判断)
教师解析:答案为正确。 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产品成本中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并未包括固定制造费用,所以产品销货成本和库存存货成本中必然也都没有包含固定制造费用。可见,完全成本法下销货成本必然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销货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必然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