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作业成本法计算及应用



○ 知识讲解

我们深入了解了作业成本法计算及应用。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作业成本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前提的。因此,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就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根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的形成和积累过程,将各作业汇集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

作业会计程序与传统成本程序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成本库是作业而不是产品成本中心;(2)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的基础是成本动因,这一点在传统成本制度下是没有的,或者说还没有定义过作业和成本动因。

根据以上作业会计程序,可将作业成本计算的过程具体划分为以下三步:

(一)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

(二)归集作业中心成本并确定分配率

(三)将各个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上

二、作业成本法应用举例

三、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区别

1.成本核算对象不同

2.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3.成本核算的目标不同

4.费用分配的标准不同

5.适用的生产方式不同

(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联系

1.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传统计算法为基础的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方法并无差异,在计算间接费用时,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留原有的分配标准的同时,把那些与机器小时或人工小时联系不大的费用根据成本动因选择另外的分配标准。

2.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准确计算出产品成本。

(三)对作业成本法的评价

1.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2.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

四、作业会计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应用

(一)改进企业战略决策

(二)改进存货估价

(三)改进定价决策

(四)改进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控制

(五)可以改善业绩评价

边学边练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对象是产品步骤或订单。(判断)

教师解析:答案为错误。 传统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生产步骤或生产批次,而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大体上可分为资源、作业、作业中心、产品和劳务等几个层次。

通过知识点三的学习,你是否了解了作业成本法计算及应用,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