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 鲁迅的小说创作>>知识讲解>>视频课堂>>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呐喊》和《彷徨》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包括《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在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不多见的现象。

小说集《彷徨》封面

教师解析

小说集《呐喊》 时间:1923.8 数目:1918——1922年,14篇。 得名: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特点:以思想启蒙为特色;侧重农民命运的描写;提出“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小说集《彷徨》 1926年北新局出版,收1924—1925年11篇小说。背景: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因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

得名:鲁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由来。特点:艺术上比《呐喊》更加成熟;题材:侧重知识分子命运的描绘;主题:提出了知识分子历史命运及道路的主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相信大家对《呐喊》《彷徨》有了大致了解。为了巩固大家所学内容,接下来我们分析其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