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存货>>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椭圆形标注: 让我来帮你解决常见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存货?存货有什么特征?如何进行分类?

回答:⑴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⑵存货具有以下特征:

①存货具有实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②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在于准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予以出售或被耗用。

③存货属于流动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⑶存货一般要依据存货的用途、存放地点和存货的来源进行分类。

①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材料。

②按存放地点分类,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委托加工存货、委托代销存货。

③按来源分类分类,分为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

 

 问题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几种?及其优缺点?

回答: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①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批存货取得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计算该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下,存货的成本流转顺序与实物的流转顺序完全一致。

优点:是计算结果较准确。

缺点:要求企业对存货按进货批次分别堆放,发出货物要逐一认定其批次,工作量重,操作难度大。

②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进行计价。

优点:成本流转顺序与存货的实物流转顺序比较接近,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存货现行成本也比较接近,发出存货的成本只能按规定计算,使经营者不能任意挑选存货成本来操纵当期利润。

缺点:工作量较大,在存货收发业务较频繁的企业尤其如此;而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利润。

③加权平均法:是以存货的期初成本与本期收入成本之和除以存货的期初与本期收入数量之和,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来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的一种方法。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简化了平时核算工作,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价较平均化,对材料成本的分摊也相对适中,同时企业也不能任意挑选存货成本以调整当期利润。

缺点:这种计价方法平时账面上不能反映材料的发出金额和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材料资金的日常管理。由于发出材料的凭证计价和明细账登记金额工作都集中在月末进行,期末计算工作量较大,而且也影响了材料核算工作的均衡性和及时性。

④移动平均法:是在每次收入存货后,立即为库存存货计算一个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收入存货之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优点:移动平均法因其每收入一次存货就要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比加权平均法更能客观地反映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成本,可以随时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有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缺点:平时的核算工作量很大。

 

 问题三:计划成本法的概念?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回答:⑴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业务的日常处理以计划成本进行,即存货日常的收、发、结存都按计划成本计价,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予以单独归集反映,期末再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及期末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

⑵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应设置“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这两个科目。“材料采购”用于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已经付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但尚未运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借方登记采购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超支差(借方大于贷方), 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节约差(贷方大于借方),从本科目的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用于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借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超支差,贷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节约差以及月末分配给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期末余额借方反映库存材料负担的超支差,贷方反映库存材料负担的节约差。

 

 问题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概念?确定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回答:⑴“可变现净值”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预计进一步加工的成本和预计的销售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⑵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①应以确凿的证据为基础。确凿证据是指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证明,如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等。

②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持有存货的目的是持有以备出售,如商品、产成品,其中又分为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和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 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如材料。

③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是指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直接相关的价格与成本波动等。其中,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直接相关的价格与成本波动,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与本企业存货直接相关的存货的价格或成本发生了波动。

进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