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 存货>>学习内容>>知识归纳



圆角矩形标注: 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对学习很有帮助喔!

 

同学们已经学完了本章所有单元的有关知识。下面由老师把你学过的知识要点归纳一下。

 

 

第一单元 存货及其分类与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二、存货的分类:按经济用途分类、按存放地点分类、按取得方式分类

三、初始计量

(一)外购存货

1.存货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同时完成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货款已结算但存货尚在运输途中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待货物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存货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结算

不做业务处理,直到期末仍未收到单据凭证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月初,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入存货

(1)企业应在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购入的存货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的货款不足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供货方退回多付的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采用赊购方式购入存货

(1)折扣:总价法;净价法

①总价法

借:原材料     (总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I.若折扣期之内付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II.若折扣期限之外付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②净价法

借:原材料    (净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I.若折扣期限之内付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II.若折扣期限之外付款

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6.外购存货发生短缺

借:原材料

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在途物资

(1)合理损耗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2)供应商承担

借:应付账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3)运输商承担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自然灾害、非常因素

借:营业外支出   (差值)

其他应收款   (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短缺原材料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短缺材料已交增值税)

(二)、自制的存货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三)、委托加工的存货

1.支付原材料、加工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应税消费品支付增值税、消费税

(1)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消费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收回后继续加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3)收回材料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四)、投资者投入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

(五)、接受捐赠取得存货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第二单元 发出存货的计量

1.生产经营领用的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2.出售商品、原材料——主营/其他业务收入、成本

3.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1)领用库存商品,视同销售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领用原材料,账面价值记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4.领用周转材料

(1)一次转销法

(2)五五摊销法:周转材料——在库、在用、摊销

①领用

借:周转材料——在用

贷:周转材料——在库

②领用并摊销50%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摊销

③报废时摊销另50%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摊销

④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金额

借:周转材料——摊销

贷:周转材料——在用

⑤残料作价

借:原材料

贷:销售费用

第三单元  计划成本法

一、存货取得及成本差异形成

1.外购的存货

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计划成本)

(1)超支差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2)节约差额

借:材料采购                        (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2.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贷:生产成本、委托加工物资等  (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也可能在借方)

二、存货发出及成本差异分摊

1.发出存货的一般会计处理

(1)计划成本、成本差异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成本

或    =计划成本-节约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率包括本月成本差异率和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3)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实际成本和月末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或                    =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月末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末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结存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或                    =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结存存货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4)企业在分摊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蓝字;节约差,红字)

第四单元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2)(成本—可变现净值)>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成本—可变现净值)—期初余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可变现净值)—期初余额)

(3)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成本—可变现净值)

借:存货跌价准备    (期初余额—(成本—可变现净值))

贷:资产减值损失         (期初余额—(成本—可变现净值))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存货转出时,相应的跌价准备也要随之转出

(1)生产经营领用的存货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准备

(2)销售的存货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存货的内容,请在学习资源继续了解本章拓展内容。

进入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