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 金融资产>>学习内容>>知识点二
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述和会计处理。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
3.属于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中,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所谓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企业为发行金融工具所发生的差旅费等,不属于此处所讲的交易费用。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是指采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以此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会计程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的差额。
如果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尚未收回,还应先从处置价款中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后,确认处置损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应确认为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账面余额)
收益 (差额) 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作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