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 负债>>学习内容>>知识归纳



圆角矩形标注: 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对学习很有帮助喔!

 

同学们已经学完了本章的单元一、单元二和单元三的有关知识。下面由老师把你学过的知识要点归纳一下。

 

 

第一单元 负债概述

一、负债的含义及特征

1.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二、负债的分类及确认

(一)负债的分类

1.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除了要符合定义之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单元 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1.短期借款取得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短期借款利息的会计核算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短期借款到期偿还的会计核算

借: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等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1.应付票据发生时的会计核算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对于企业申请并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应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应付票据到期日的会计核算

借:应付票据  (按照票面金额)

财务费用  (带息的商业汇票应支付的相应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到期日,如果企业无法支付商业汇票的款项:

(1)如果是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2)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4.带息应付票据的会计核算

在期末对尚未支付的应付票据计提利息,并将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到期支付票款时,尚未计提的利息全部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三、应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的会计核算

1.货物和发票同时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发票先到而货物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3.货物先到而发票未到

(1)按照暂估金额或计划成本确定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2)下月初将暂估价值冲销;

(3)待收到发票账单时重新入账。

4.附有现金折扣条件

(1)按不考虑现金折扣的价款总额入账;

(2)实际在折扣期内付款时再将享有的折扣冲减当期财务费用(总价法)。

5.付款人确实无法支付应付款项

将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结转出来,同时将其确认为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四、预收账款

(一)预收账款的会计核算

1.预收账款发生时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的会计核算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剩余价款或退回多余价款的会计核算

(1)预收账款部分不足,按照实际收到的补付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预收账款部分超过,办理转账手续,退回多余价款

借:预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五、应付职工薪酬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1.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1)货币性职工薪酬的确认

按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应付金额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根据职工服务的受益对象借记相关资产、成本科目或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支付

借: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应支付给职工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按照实际支付的总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由职工个人负担、由企业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收款  (由企业代扣代缴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1)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的会计核算

①企业将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薪酬发放给职工

确认薪酬时:借: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实际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企业将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薪酬发放时

确认薪酬时:借: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向职工无偿提供住房等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确认薪酬时:借: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计提折旧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3)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会计核算

确认薪酬时:借: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辞退福利的会计核算

(1)企业应当预计因辞退福利而产生的负债,在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予以确认:①企业已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②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2)企业应将本期确认的辞退福利全部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

六、应交税费

(一)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1.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1)进项税额的会计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从本月发生的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

(2)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缴纳增值税和期末结转的会计核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缴纳本期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缴纳上期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期末,应将本期欠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对于企业期末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对于企业期末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1)小规模纳税人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的会计核算: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时,所应支付的全部价款计入存货的入账价值。其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不确认为增值税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会计核算:应先按照增值税征收率将其还原为不含税的销售价格,再计算应交增值税的金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具体计算公式为:

不含税的销售价格=含税的销售价格÷(1+征收率)

应交增值税=不含税的销售价格×征收率

(二)应交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1.消费税的计算方法

(1)从价定率:应交消费税的金额=销售额×适用的税率

(2)从量定额:应交消费税的金额=应税消费品的数量×适用的税率

2.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会计核算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核算

应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扣代缴消费税(加工金银首饰除外)。如果委托方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用于直接出售,所纳税款应直接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4.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会计核算

由海关代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企业应当将进口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直接计入存货成本。

借:固定资产、材料采购等

贷:银行存款

5.实际缴纳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七、应付利息

(一)应付利息的会计核算

1.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认利息费用的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借款或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

借: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

按照借贷方之间的差额,作为由于合同利率和实际利率不同产生的利息调整额,借记或者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等科目。

2.实际支付利息的会计核算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八、应付股利

应付股利的会计核算

批准利润分配方案时: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九、其他应付款

发生时: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支付时: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第三单元 非流动负债

一、长期借款

(一)长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1.取得长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2.长期借款利息的会计核算

(1)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当期的利息费用

借:在建工程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

财务费用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

贷:应付利息 (按借款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支付的利息)

(2)企业在付息日实际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归还长期借款的会计核算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债券

(一)应付债券发行时的会计核算

1.平价发行债券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2.溢价发行债券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  (按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面值 (按发行债券的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按发行收入超过债券面值的债券溢价)

3.折价发行债券的会计核算

借:银行存款  (按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金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按发行收入低于债券面值的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面值 (按发行债券的面值)

(二)应付债券利息的会计核算

1.平价发行债券利息的确认

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名义利息与实际利息相等。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分期付息的债券)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

2.溢价发行债券利息的确认

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名义利息大于实际利息。

借:在建工程   (按实际利息的金额)

财务费用   (按实际利息的金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按二者的差额,即债券溢价的摊销)

贷:应付利息   (分期付息的债券)(按名义利息的金额)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按名义利息的金额)

3.折价发行债券利息的确认

借:在建工程   (按实际利息的金额)

财务费用   (按实际利息的金额)

贷:应付利息   (分期付息的债券)(按名义利息的金额)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按名义利息的金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按二者的差额)

4.分期付息债券利息支付的会计核算

企业在每个付息日按照债券票面金额和合同利率计算的本期应支付的利息金额。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到期偿还的会计核算

1.分期付息债券的偿还

借:应付债券——面值  (按偿还债券本金的金额)

应付利息   (按偿还债券最后一期利息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2.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的偿还

借:应付债券——面值  (按偿还债券本金的金额)

应付利息——利息调整   (按偿还债券全部利息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负债的内容,请在学习资源继续了解本章拓展内容。

进入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