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回答: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有如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
(2)收入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不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
回答:收入的分类多种多样。按照收入的性质,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标准,一般应按照营业执照上注明的主营业务和兼营业务予以确定。
回答: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即可确认为收入:
1.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回答:其他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的收支业务。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除商品销售以外的原材料销售、包装物出租和出售、技术转让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及计量方法与主营业务相同。
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按收到或应收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相关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期末,将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回答: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净损益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