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同学们,本栏目是对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也许你会需要哦!

   椭圆形标注: 让我来帮你解决常见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财务报告?其编制目的和主要构成内容是什么?

回答:财务报告是会计主体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其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与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包括会计报表主表和附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具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

 

 问题二:编制财务报告应当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回答:为了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使会计信息真正成为使用者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持续经营为基础。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在考虑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如果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影响因素。企业正式决定或被迫在当期或将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的,表明其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并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②重要性。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应当考虑重要的报表项目。对于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对于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如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应当予以合并,作为存货项目列报。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判断项目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的性质是否属于企业曰常活动,是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较大影响等因素;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加以确定。

③一致性。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各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会计准则要求改变或企业经营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财务报表项目变更的除外。

④完整性。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和费用的金额不能相互抵消,但另有规定的除外。资产项目扣除减值准备的不属于抵消。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除费用后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

⑤可比性。当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年度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⑥披露。企业财务报表应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编报单位等,若是合并报表应予以说明。

 

 问题三: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回答: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情况,所以,又称为静态报表,表明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债务和所有者拥有的权益。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进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