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学习 → 第六章 → 第二节

第六章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学前教育机构在对家庭进行指导时,不仅要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确定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要从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形式。家庭教育指导可通过多种渠道来实施,实践证明: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辨析评论会、父母沙龙和家长园地、家园小报以及开放日活动、家长执教活动等在其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独特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讲座
学前教育机构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家长举办各种科学育儿的讲座和报告,系
统地向家长介绍学前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定期请儿童保健专家、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开设讲座,也可由园所长、教师、家长自己主讲;把重点放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上,或放在家长素质的整体提高上;采用讲授为主、答疑为辅、先讲授后答疑的形式,或采用讲授和答疑并重、边讲授边答疑的形式;讲座人可与家长坐成秧田式,也可坐成半圆式、圆圈式。
(一)讲座前
在开办讲座之前,学前教育机构要向家长公布详细的计划(如表1),便于家长适时参加。
表1:某幼儿园2007年10月份家庭教育讲座安排表
讲座题目
报告人
时间
地点
形式
效果分析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
10月8日 下午3-4点
会议厅
讲授、答疑
较好()
一般()
较差()
家长如何增强了解孩子的能力
***
10月20日 下午3-4点
会议厅
讲授、答疑
较好()
一般()
较差()
(二)讲座中
在进行讲座的时候,学前教育机构除了要求报告人做到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以外,还要提醒他们做到家庭性、实践性和通俗性:不仅要讲家庭教育的理论、原则,而且还要讲家庭教育的途径、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既要科学地讲解,又要深入浅出,易于为家长所接受。现以讲座 “专家谈幼儿家庭教育”为例加以说明如下。
家庭教育讲座名称:专家谈幼儿家庭教育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给家庭、父母带来了无限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让家庭和父母从此担起了一份永远的、沉甸甸的养育和教育的责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之相伴的随着政府、社会公众对早期家庭教育认知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家庭教育也较以往越发凸现其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幼儿从胎儿期直至生命结束,始终受家庭的影响。因此,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营造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是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本文就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也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够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进而对幼儿家庭教育有一个明确、客观、科学的认知。
一、 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 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
现今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幼儿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父母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思想的影响,从幼儿一出生,就为他们设计将来的发展道路,却往往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天赋等实际情况。另外,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投入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投资给幼儿购置高档的诸如钢琴、古筝等音乐教具、给幼儿报名参加各种特长学习班等。这种情况的盲目性投入,不仅浪费了一个家庭的有限的财力和精力,更有可能挫伤幼儿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知的兴趣,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给幼儿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重压之下,有些幼儿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家长的“高期望”做出反抗,如拒绝进学校,拒绝各种特长、学习班等。这种结局,恐怕是我们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最为困惑、愤怒、迷茫的。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目前许多父母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教育,把背诵唐诗宋词、计算、拼音、识字、学外语当作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品德、兴趣、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注视非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幼儿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会阻碍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幼儿健康人格的缺失,给幼儿 眼前的 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失衡
在偏颇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也极容易走入误区。一是过度娇宠。美国家庭心理雪茄约翰。罗斯蒙德认为,父母的关爱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严重损害甚至剥夺了幼儿自主意识的确立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也是造成社会对高分低能 孩子 非议颇多的原因之一。二是过度严厉。不少父母对幼儿要求 过多、期望值过高、限制过多,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幼儿 常表现出很强的抵抗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边得性格乖戾,行为举止粗暴:性格懦弱的幼儿,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欺骗撒谎等不良行为,这类不良教育结果的出现,恐怕使我们那些有着良好期望父母都不愿意棉队的事实。
——第1页——
本节内容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返回顶部
复习上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形式
学习下一节: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