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第八章>>第一节
   上一节 | 下一节 
    ③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宋代科举制度虽基本借鉴唐代,但在一些具体内容上却更加完善。诸如取消地方或太学的推荐程序,允许“投牒自进”;扩大录取名额;简化完善考试程序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门第限制,增加了庶族寒门士人及第仕进的机会,改变了官僚的构成状况,扩大了文人政治的社会基础。
    ④ 印刷业与社会教育的发展:印刷技术的改进,书籍的大量刊刻与流布;官学与私学教育的兴盛,日渐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文化的垄断地位与文化优势。
    3.宋代文人政治评述
    宋代文人政治的形成,从根本上说虽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衍生物,但与世族门阀政治相较,极大地扩充了国家的统治基础,体现出了更强的社会开放性,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官僚政治体制的开端。也为后来元明清时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不断增强奠定了基础。
    文人政治的形成,促动了士大夫阶层政治理念的发展与自觉。在维护皇权这一基本政治理念之上,对皇权进行一定的规正与制约、官僚自身责任的体现与发挥等理念也进一步得以深化,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文人政治的膨胀,也导致了宋代“冗官”日重与武备孱弱的消极局面。


宋代校书图


宋代科举图


宋代文人生活图卷:《听琴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