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是英语教育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第五学期开设,计四学分。
翻译课的目的:
使学生在已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基础上,通过翻译课的学习,初步了解翻译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英汉两语的基本翻译技巧,培养初步的转换意识,为承担沟通信息的任务做好准备。
该课程主要由英汉语言对比,跨语言的翻译,跨文化的翻译三个部分组成。
英汉语言对比将探讨两种语言在语言,词语,句子,修辞等方面的异同,并将对比与翻译相联系。
跨语言的翻译以英汉对比为主线,着重研究词语、句子、语篇、文体等的翻译技巧。
跨文化的翻译强调译者必须熟悉两种文化,重视文化与翻译的互动作用及影响,从宏观上加深对英汉翻译的认识。此外,这三部分之间还穿插讲授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翻译的标准、过程、模式、程序、批评,以及中外翻译理论对比等。该课程既讲翻译技巧,也讲翻译理论,对各种理论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尽可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还以优秀的译文赏析为线索,突出翻译的实践性,强调翻译技巧和理论相结合。
通过上述内容以及大量的翻译实践,使学生能基本熟悉翻译课的基本框架,明确翻译的性质与任务,掌握基本技巧方法,培养初步的转换技能,并将这一技能运用到与自身工作相关的领域,真正体现出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
根据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学员以上网学习为主,教师定期辅导为辅,同时要求学员积极参加在线讨论,认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翻译是一项很具创造性的活动,不像其他课程那样存在唯一标准的答案,所提供的译文只供参考。练习及试题必须经过自己的充分思考,否则难以达到实效。每讲中的课文内容及课后阅读虽然量很大,但不要求背记,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翻译活动的正确认识,并能对自己的翻译实践有所指导。期末考试:
以实践为主,其中课程学习占40%,网上讨论占 30%,外选材料占30%。 |